多晶硅行业全面解析:生产工艺与成本分析
AI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晶硅的品种分类、产业链构成、主要生产工艺及其对比,以及生产成本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业洞察。
(一)品种简介
多晶硅,作为单质硅的一种形态,呈现银灰色且具有金属光泽。其以纯度约99%的工业硅为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提纯工艺,可达到99.9999%以上的高纯硅。多晶硅依据纯度不同,被划分为冶金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分别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以及高端硅制品的原料。
图表 1:多晶硅外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二)产业链介绍
多晶硅产业链以工业硅为起点,通过提纯加工成为多晶硅,最终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两大领域。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应用系统;半导体产业链则涵盖硅料、硅片以及下游的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等。
图表2:多晶硅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三)生产工艺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和光伏需求的增长,多晶硅提纯技术成为关注焦点。主要生产工艺包括西门子法、流化床法和物理冶金法。西门子法经多年发展,已演进至改良西门子法,实现闭环生产;流化床法通过连续生产提高效率;物理冶金法则利用物理特性提纯,多用于特定领域。
图表3:西门子法工艺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4:流化床法工艺示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四)生产工艺对比
当前,多晶硅生产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主,流化床法市场份额逐步提升,物理冶金法已基本淘汰。改良西门子法成熟稳定,能实现大规模生产;流化床法具有降本增效优势,但产品纯度和安全性待提升;物理冶金法设备简单,但杂质去除不彻底。
图表 5:改良西门子法与流化床法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五)生产成本分析
以改良西门子法为例,多晶硅生产成本包括原料、电力、蒸汽、折旧、人工及管理费用。其中,原料、电力和折旧成本占比高达70%。原料成本主要受工业硅粉价格波动影响,电费成本相对稳定,折旧成本则与投资额和折旧期相关。
图表 6:国内多晶硅企业生产成本参考模型(2023年2月)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本文深入探讨了多晶硅的品种、产业链、生产工艺、工艺对比及生产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行业分析。
(文章来源:广州期货)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