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钱坤团队成功研发EB@PCN-222@HA新型控释纳米农药,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实现农药在常规环境下的缓慢释放与害虫体内的快速释放,提高了杀虫效果并降低了细胞毒性。

12月16日,西南大学传来喜讯,该校植物保护学院教授钱坤及其团队成员,在何林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研发出EB@PCN-222@HA新型控释纳米农药。该农药通过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PCN-222上,实现了在常规环境下的缓慢释放与害虫体内的快速释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是一种高效的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尤其针对鳞翅目幼虫有显著杀灭效果。然而,其不稳定性限制了传统制剂的效用,需频繁施药,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可能对非目标生物带来潜在风险。

钱坤教授团队巧妙利用PCN-222材料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解体的金属有机骨架,进而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负载其上,创新性地研发出新型控释纳米农药。该农药在鳞翅目害虫肠道的弱碱性环境中能迅速释放,实现精准杀虫,且相较于单独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酯,其细胞毒性更低,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学报》上发表,标志着我国在农药控释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图片及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