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由于气温偏高导致存储难度加大,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高涨,市场供需矛盾加剧。短期内,玉米价格面临窄幅回落压力,但农户对低价接受程度有限,部分地区大型粮库开收或对价格形成支撑。

新季玉米上市以来,市场供应持续增加,但由于今年入冬气温偏高,玉米存储难度加大,基层农户售粮积极性高涨,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短期内,市场潮粮供应宽松,需求提升空间有限,玉米价格面临窄幅回落压力。

气温偏高不仅加速了基层农户售粮进度,还导致部分存放条件不佳的玉米霉变率上升,影响品质。尽管9月底至10月中旬,农户因市场价格偏低而惜售,导致粮源供应阶段性收紧,但自10月下旬开始,随着玉米价格上涨至农户心理预期,售粮积极性再次提升,市场粮源恢复性增加。

截至12月12日,华北多数地区粮源水分依旧偏高,存储时间有限,贸易商多采取随收随走的策略,市场粮源供应持续宽松。同时,气温偏高还导致部分地区玉米霉变明显,毒素水平提升,限制了玉米的销售途径。

然而,随着存储难度加大,基层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尽管新季玉米上市初期价格下跌导致农户售粮积极性下降,但玉米价格迟迟未能突破,农户对后市信心不足,加之气温偏高加大存储难度,刺激部分农户陆续售粮。截至12月12日,东北地区售粮进度较去年同期快5个百分点,华北地区快7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市场粮源供应宽松,下游企业采购压力较小,且干粮供应有限,玉米价格持续低位,导致下游企业备货意向偏弱,多维持滚动库存,主动建库意愿不高。尽管深加工企业盈利情况较好,开工率提升,玉米采购量略有增加,但饲料企业在短暂补库后,采购积极性回落,且饲料产量略有下降。整体来看,下游企业采购量增幅有限。

展望未来,短期内玉米市场或维持相对宽松状态,干粮供应有限,下游企业按需采购为主,玉米需求难有明显提升。预计12月中下旬玉米市场供需格局仍相对宽松,价格仍有下跌空间。但鉴于农户对低价接受程度有限,且部分地区大型粮库陆续开收,或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限制跌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