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年会探讨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供应端产能退出及长期发展策略。业内人士认为,上游原料价格下降将带动钢企成本降低,市场或呈现上游让利趋势。同时,节能降碳政策和联合重组成为调整产能的重要手段。

在2025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供应端产能退出及长期发展策略成为热议话题。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钢铁企业的生存压力或将减轻,上游铁矿石、焦炭焦煤等供给放量有望带动价格下降,进而降低钢企成本,市场或呈现上游让利趋势。

市场人士预测,尽管2025年钢价可能继续下滑,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望扩大。长江证券金属、煤炭联席首席分析师赵超指出,铁矿石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非主流矿企发运量增速提升,主流矿山或调整发运计划,矿商间的“控量保价”默契正逐渐破裂。

中金大宗商品团队也发文表示,2024年全球铁矿供应进入释放周期,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延续,原料价格底部支撑将进一步松动。赵超强调,尽管即期价格不会迅速反应,但基本面长期变化终将引发价格回归或收敛。

在原料方面,赵超预计2025年焦煤进口量将上升。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则预测,2025年铁矿石均价将回落至95美元或以下,焦煤、焦炭均价将下降10%或以上。中金高级经理、大宗商品研究员王炙鹿也指出,明年市场将呈现上游让利的交易逻辑,钢价或随原料价格下探。

对于产能问题,参会人士认为,节能降碳政策和联合重组是调整产能的两大手段。世界钢铁协会测算,为实现碳中和,中国钢铁行业需连续30年每年投资约5000亿元。此外,中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已面临减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是未来发展的正道。高端钢材市场潜力巨大,将带动不锈钢、电工钢等品种消费增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