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品房设计新规出炉,创新设计助力楼市回暖
AI导读: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鼓励创新设计提升住宅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助力楼市回暖。此举旨在打通新房销售堵点,提升产品竞争力,为购房者带来更多选择和福利。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推出了《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试行)》,其中多项创新设计举措备受瞩目。该导则首次鼓励在住宅首层设置架空层,推广小区内的开放风雨连廊,以及在多层住宅中设置开敞阳台,这些措施被视为打通新房销售堵点的重要尝试。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住宅市场正逐渐从新房主导转向二手房市场为主。开发商不仅要面对新房市场的竞争,还需与二手房市场一争高下。由于新房的土地和建安成本较高,而二手房价格更具弹性,新房在价格和性价比上往往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市场低迷时期,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从去年开始,部分三四线城市率先对住宅设计规范进行了松绑,希望通过设计创新提升新房的市场竞争力。此次北京出台的设计导则,正是这一趋势的延续和深化。
设计松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设计创新增加住房的“实得面积”。例如,一些城市在松绑前阳台宽度受限,而松绑后阳台宽度可达2.4米,从而提高了实得面积。此外,通过封闭架空层等方式,也能有效提升实得面积。近年来,随着设计松绑的推进,新房的“实得率”普遍提高至85%以上,部分甚至超过100%,使新房在性价比上更具竞争力。
二是允许住宅首层建成架空层。过去,由于容积率等因素限制,开发商往往不愿将首层建成架空层。但根据北京新规定,鼓励首层架空且不计入容积率,这为新建住宅增加了公共空间,提升了业主的居住体验。此举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还有助于促进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设计松绑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此次北京为商品房设计松绑,标志着官方未来将继续推动楼市止跌回稳的新方向。同时,这一方向的政策工具箱还相当丰富,未来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住建部近年来提出的“好房子”工程,不仅要求提升房屋质量,还倡导在设计上进行创新,以满足购房者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例如,“第四代住宅”等创新形式,通过优化功能布局、提升环境适配性和居住舒适性等方面,适应了消费者对住宅品质的更高要求。这些创新举措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住宅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不仅能够打破市场瓶颈,还为开发商和购房者带来更多选择和福利。在政策的支持下,楼市回暖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