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超过30家光伏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将从下个月起实施产能管控,各企业获得根据出货量和产能制定的配额。行业龙头企业正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政策引导和支持将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多位光伏组件电池企业的业内人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他们已经签署了自律公约。据一位光伏企业高管透露,参与此次自律公约签订的企业数量超过30家。根据公约内容,各签约企业将从下个月起实施产能管控,且每家企业都将获得根据其今年出货量和产能制定的特定配额。

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工委联席秘书长高泽龙指出,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之间正在逐渐形成共识,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这一转变体现在头部企业主动减少产量并维持价格稳定,这有助于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并稳定市场价格。此外,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支持也将为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海通证券分析师徐柏乔认为,当前政策对光伏行业在产能和价格方面均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措施,行业洗牌、摆脱低价恶性竞争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价格上涨可期。他建议投资者重视光伏行业底部拐点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

据财联社主题库数据显示,在相关上市公司中:

金刚光伏在转型进入光伏行业后,迅速引进了先进的大尺寸高效率异质结(HJT)电池片及组件产线,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异质结高效电池片、高效太阳能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新能源企业。

拓日新能的钙钛矿电池研发项目目前正处于实际生产线的量产化实验阶段,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池在效率方面有所提升。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