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多位企业家呼吁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先进技术创新。面对产业下行压力,行业调整已在进行中,企业需勇于做减法,渡过周期。

此轮光伏周期波动异常剧烈,行业何时能走出“寒冬”依旧难以准确预判。近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宜宾盛大召开,会上,多位行业领军企业家纷纷发声,呼吁加强行业自律,并积极鼓励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财联社记者在现场观察到,预计可容纳8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就连会场两侧的过道上也是人头攒动,场面异常火爆,足见业界对此次大会的重视与期待。

(图片摄影:财联社记者)

回顾今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然而,进入年底,产业下行的压力却愈发明显。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端产值大幅下滑超过5700亿元,降幅惊人地超过44.7%,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12年光伏全行业全年销售额的两倍,主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更是亏损严重。

面对如此困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致辞中深刻指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让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出口阻力增大。

曹仁贤强调,当前行业普遍“失血”,绝大部分企业毛利率极低,甚至没有任何利润。在此背景下,他呼吁行业加强协同,优化产业布局,理性规划产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尽管行业自律已成为光伏行业“自救”的新途径,但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自首次“自律”会议以来,虽然基本达成共识,但仍存在不同声音。有企业代表在圆桌交流中表示,虽然官方和协会正在努力控制,但在实际执行阶段,企业的执行情况仍存疑。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光伏产业的调整已在进行中。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产能增速放缓,投产/开工/规划项目数量同比下降超过75%。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王世江在会上表示,电子司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并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推动行业自律、产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引领等工作。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琳在致辞中也表示,光伏行业的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他提出了四项建议: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大光伏产业先进技术研发力度;加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共同应对行业周期。

阿特斯高级副总裁熊海波在大会的分会议供应链配套发展论坛上表示:“在行业调整期,企业首先要保证自己能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长期利益。”他认为,企业应勇于做减法,渡过周期。盈利是硬道理,健康的现金流更是企业生存的王道。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