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投资热潮下的科技巨头:机遇与挑战并存
AI导读:
本文分析了AI投资热潮下,科技巨头们的市场表现、盈利前景及面临的挑战,包括AI变现路径不明朗、巨头裁员潮等问题。
一个硬币总有两面。随着投资者对生成式AI盈利能力的密切关注,他们迫切希望在财报的字里行间中寻找AI商业化前景的线索。悲观者视其为科技泡沫的再现,而乐观者则看到了商业前景的无限可能。
ChatGPT的崛起无疑掀起了AI投资的狂潮。最近,有媒体爆料称,马斯克的AI公司xAI正寻求60亿美元的融资,有望使其估值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尽管马斯克本人对此消息予以否认,但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在市场表现还是融资方面,都将优于其他行业。
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和Meta,以及特斯拉和英伟达,这七家公司被誉为华尔街的“七巨头”。2023年,“七巨头”的总市值已超过12万亿美元。然而,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除了英伟达外,其他硬件巨头表现疲软,而软件企业则备受市场追捧,显示出“七巨头”内部的分水岭正在形成。
微软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
纳斯达克股指已创下自2022年初以来的新高,科技股的市盈率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今年的科技股热潮能否持续?本季度“七巨头”的财报将为我们揭示未来一年科技股的走势。
在财报公布前,谷歌、微软和Meta的股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微软在1月25日收盘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Meta市值也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为2021年以来首次。分析师预计,“七巨头”中的六家公司(除特斯拉外)在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时将实现盈利增长。
然而,法兴全球策略师AlbertEdwards在2023年发布的最后一篇《全球策略周报》中警告称,美国科技行业的不稳定性可能对整体市场产生潜在影响。他预测2024年的最大意外可能是美国科技泡沫的破灭,这将把整个美国市场拖入衰退的深渊。
摩根士丹利则持有不同观点。该券商认为,“科技七巨头”有望在2024年继续上涨,因为这些公司的盈利表现强劲,投资者仍会加大对科技公司的投资力度。但该机构也预测,美股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出现回调。
从已发布财报的“七巨头”之一特斯拉的表现来看,该公司的财报令人大失所望,导致市值当天蒸发800亿美元。本月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近30%。特斯拉目前的市盈率接近60倍,估值高于其他“七巨头”公司。
不仅是特斯拉,硬件厂商近期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苹果公司今年年初也遭到巴克莱银行的评级下调。2023年年末,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罕见地采取了降价措施。
尽管苹果在生成式AI方面的努力尚未取得显著成果,但上周开始预售的新的混合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VisionPro有望推动该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此外,苹果去年10月还低调推出了能够理解图像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Ferret。
AI巨头公司持续增长
乐观的投资者认为,人工智能的繁荣以及企业成本削减、通胀缓解、利率降低等预期因素将叠加推动科技公司的增长。其中,以AI驱动的科技公司将受益更多,如谷歌、微软和Meta。
瑞穗证券分析师在本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维持了对谷歌的买入评级,称该公司在搜索和广告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并持续在创新和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投资。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调查分析预计,谷歌本季度收入将增长12%,创下自2022年中期以来的最快增长率。
韦德布什(Wedbush Securities)研究分析师艾夫斯(Daniel Ives)认为,微软的财报可能是未来12至18个月科技公司表现的风向标。他指出,由于整个行业积极转向人工智能,谷歌和亚马逊本季度的云业务将保持强劲增长,并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的变现方式。
投行杰富瑞(Jeffries)分析师预测,亚马逊今年将发起“全面攻势”,以在人工智能领域“迎头赶上”。亚马逊云科技(AWS)去年11月推出了一款云服务AI助手Amazon Q。
作为支撑全球大部分生成式AI的芯片基础设施提供者,英伟达本季度财报预计也将出现与上一季度类似的增长。英伟达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18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5%;净利润达92.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倍。
由于看好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前景,OpenAI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一直致力于芯片开发的机会。近期有消息称,他正寻求从全球投资者那里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以建立一家芯片企业并建设芯片工厂。
AI变现路径尚不明朗
星展银行中国投资策略分析师邓志坚表示:“今年一系列较强的经济数据将支撑美国股市上涨,科技股升势将继续保持,但升幅可能不及去年。”他预测,未来3年标普500科技指数的每年平均盈利增长中位数将达到16%,是11个细分行业分类中最高的。邓志坚认为,尽管市场随时可能出现回调,但这些回调是暂时的。
与此同时,企业正在努力解决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早期演示转化为赚钱工具的问题。云和互联网安全公司Cloudflare首席执行官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在今年的冬季达沃斯经济论坛期间表示,生成式AI可以通过构建酷炫的演示来吸引投资者,但问题在于这些应用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策略是将AI作为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科技巨头微软和谷歌借助其庞大的生态系统,已经能够在一些软件产品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企业的效率。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认为,人工智能有望提高生产力,并可能加速科学本身的发展。但他也承认,如何将这些努力转化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微软的订阅人工智能服务软件Copilot和云计算服务Azure正在与OpenAI的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推动该公司的收入增长。
以制药商诺华为例,该公司正在与微软合作,目标是更广泛地推广人工智能,包括帮助医生完成诊断小结等程序化任务,未来还有望用于药物设计等新领域。
然而,尽管AI辅助赋能新药研发被认为是医疗AI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细分领域之一,但截至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款AI辅助研发药物获批。大多数仍处于临床早期阶段,仅有少数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AI盈利困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人们并不真正了解AI的价值。咨询公司BCG最近发布的针对1400名高管的调查结果显示,约90%的人认为近期的人工智能存在炒作倾向,他们正在等待泡沫退去。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和兼并收购业务主席周浩表示:“整体而言,市场的投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投资高增长高回报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也包括科技行业。”
巨头裁员潮持续蔓延
在加大对人工智能投入的同时,科技公司也在尽可能以更少的成本做更多的事,这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企业裁员。
根据Layoffs.fyi网站的数据,今年1月份迄今,美国科技公司约有2.4万名工人被解雇,涉及85家科技公司。
微软上周宣布在其游戏部门削减1900个岗位,eBay也宣布裁员1000人。本月早些时候,谷歌裁撤了数百个内部岗位,亚马逊则裁掉了Prime Video、米高梅影业、Twitch和Audible等部门的数百个岗位。游戏公司Unity更是大规模裁员25%,提供游戏消息服务的Discord也宣布将裁员17%。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今年年初的一份工作备忘录中告诉员工,今年将投资于AI等重大优先事项,并集中精力进行更多投资。为此,公司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企业对人工智能的追求和炒作也引发了更广泛领域的经济担忧。随着技术变得更加智能,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下降,这对劳动力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人工智能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削减部分业务的员工人数,以加大对人工智能产品开发的投资。
这种趋势也蔓延至欧洲企业。德国软件公司SAP上周公布了一项耗资20亿欧元的重组计划,将优化8000多个岗位,以更好地聚焦人工智能驱动的业务增长。SAP预计,生成式AI将从根本上改变其业务。该重组计划主要通过自愿休假计划和内部再培训措施来实施,预计到2024年年底,公司员工人数将与目前水平相似。SAP目前拥有超过10.5万名员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