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股AI热潮和英伟达股价出现疲软迹象,英特尔发布新芯片加剧竞争。同时,周期股走高,市场广度改善。英伟达面临挑战,但机构看好其未来。市场寻找“下一个英伟达”,华尔街大行积极行动。


经过一轮前所未有的“逆天”涨势后,人工智能热潮与美股涨势开始显现疲软迹象,昔日引领市场的引擎不再独领风骚。

4月9日,英伟达股价在盘中一度暴跌约5%,最终收跌逾2%至853.54美元,与历史高点相比已下跌逾100美元。自2月底AI热潮达到巅峰以来,美股中的AI概念股在过去六周内几乎停滞不前。进入4月,纳斯达克指数也呈现出“动力不足”的迹象,本月整体呈现下跌趋势。

随着科技股表现逐渐回归常态,周期股则在经济数据的提振下持续走高,美股市场的涨跌格局变得更加均衡。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自2021年以来,全球制造业经历了长达两年的下行周期,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全球制造业已触底回升,修复趋势逐渐明确。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从2023年7月的48.6回升至2024年3月的50.6,连续三个月站在荣枯线之上。

市场广度指标正在显著改善。Carson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Ryan Detrick认为,牛市的关键在于板块轮动,目前已观察到部分资金从科技股流向周期性股票。最近,标普500指数中创下52周新高的成分股数量达到118只,为三年来最高水平,这表明市场广度正在改善。

“蓝海”逐渐向“红海”转变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英伟达的霸主地位并非高枕无忧,早前其独享的“蓝海”市场正逐渐转变为“红海”。

4月9日,英特尔发布了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Gaudi 3,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大规模提供给客户,包括戴尔、惠普和超微电脑在内的多家公司将采用Gaudi 3芯片。英特尔声称,与英伟达H100芯片相比,新款Gaudi 3芯片的推理能力平均提高50%,能效平均提高40%,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速度是H100的1.5倍,与英伟达最新的H200性能相当,甚至在某些领域表现更佳。

英特尔云和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兼高级首席工程师Das Kamhout预计,Gaudi 3能够与英伟达的最新芯片展开竞争,并强调其价格竞争力、独特的开放式集成网络以及标准以太网的使用,使其成为一款强大的产品。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坦言,早期版本的Gaudi未能实现预期的市场份额增长,但他预计新版本将产生更大影响。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晨星公司股票策略师Brian Colello表示,尽管英伟达曾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其他科技巨头也在奋力追赶。此外,如果经济放缓,英伟达可能也会受到冲击,如微软等客户减少GPU支出,可能会给英伟达带来麻烦,因为投资者对英伟达寄予了厚望。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些看空的声音。DA Davidson分析师Gil Luria对英伟达的高估值表示怀疑,认为其惊人涨幅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并预测到今年年底英伟达股价可能最多下跌20%。Luria给予英伟达“持有”评级,目标价为620美元。他指出,英伟达的大客户如微软和亚马逊都在囤积GPU,但随着他们达到所需数量,科技巨头或许不会在未来几年继续大量购买。

英伟达能否保住“铁王座”?

经过一年200%以上的收入增长,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占公司整体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尽管英伟达不可能永远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但华尔街普遍预计未来几年其收入仍将保持强劲。

尽管近期英伟达股价失去动能,较历史高点已下跌逾12%,但不少机构认为这是正常的回调。例如,KeyBanc维持对英伟达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100美元上调至1200美元。除非出现破坏半导体行业整体复苏的因素,否则英伟达的股价应该会继续上涨,并可能在未来一年左右达到目标价。

上海泽募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张竹然分析称,在此前的大幅上涨后,英伟达股价出现适度回调非常正常,之前的投资渠道过于拥挤,但这并不代表人工智能行业会出现大问题。即使在回调后,英伟达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仍高达72.36%。

事实上,撼动英伟达绝非易事,其霸主地位依然稳固。英伟达目前占据人工智能芯片市场80%的份额,是绝对的行业领导者。过去一年来,英伟达的GPU一直是首选的人工智能高端芯片。

Global X ETFs研究分析师Tejas Dessai表示,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变革时代。未来几年,数据中心将更换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芯片,以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为英伟达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英伟达在高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预计到2030年仍能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此外,英伟达广泛的产品线大大提高了其获利能力。Dessai指出,除了硬件之外,英伟达的CUDA平台也有助于巩固其市场地位,并增强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未来,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将继续支撑英伟达业绩。Dessai分析称,超大规模的云端公司、国家和大型企业都有足够的需求购买更多芯片,在增长放缓的迹象出现之前,未来至少三至四个季度芯片需求仍将保持高涨。此外,人工智能芯片的应用范围远远超出数据中心,最终将进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物联网系统、机器人装置、医疗设备和汽车等领域,为较小型的公司提供足够的空间去占领和服务市场。

寻找“下一个英伟达”

尽管英伟达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霸主地位,但其此前惊人的涨幅意味着未来难以再现指数级暴涨。随着人工智能引擎推动力减弱,市场对美股的未来也充满分歧。

富国银行认为,目前美股牛市由人工智能的长期增长和成分股持仓集中所推动,这导致投资者优先考虑增长和贴现指标,而非传统估值指标。在长期乐观情绪的推动下,投资者越来越愿意接受较高的估值门槛,并延长投资期限,股市在当前水平上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然而,作为悲观派的代表,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策略师Albert Edwards警告称,美股正反映出历史性的泡沫。当前市场狂热追捧人工智能,与二十多年前的科技泡沫非常相似,股市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

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将驱动企业利润激增,并支撑当前的高估值。但Edwards表示,乐观情绪和企业盈利预期已经开始降温。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期的公司比例已降至50%以下。

在人工智能领头羊英伟达暴涨之后,市场迫切需要寻找“下一个英伟达”。General Atlantic全球技术部门主席Anton Levy将当前的AI投资热潮称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并认为这将为“应用层”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他强调,应用层机会的市场规模远大于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增长型投资者提供了最大的价值创造机会。即将到来的AI创新周期也将如此,将在未来十年带来前所未有的股权增长型投资机会。

华尔街大行正在积极行动。高盛集团资产管理部门正在挖掘人工智能供应链零部件制造商的股票,如冷却系统和电源股;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更青睐那些正转型为AI领导者的传统电子产品制造商;摩根士丹利投资经理们则押注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非科技行业的企业商业模式。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表示,尽管英伟达和博通等芯片制造商从人工智能交易中受益匪浅,但还有一些“第二梯队赢家”的股价应该会进一步上涨。随着AI热潮的蔓延,上涨的浪潮可能为下一级供应商创造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市场即将迎来第二波AI热潮。

展望未来,Dessai表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消费对云基础设施公司以及人工智能软件制造商来说是个好兆头。随着GPU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预计企业将在未来加速采用人工智能软件和应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