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AI导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核心任务和具体措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并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决策,从“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过程。
党的历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重要决定和部署,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实现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新突破。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赢得战略主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这一体制将为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持续的体制保障和动力保障。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这将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动力来源,不断夯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同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实现高品质生活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经营主体,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成以下重点任务: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强化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释放经济发展动能;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这些重点任务的完成,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赢得战略主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各项改革任务的核心要义,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优先序,压实主体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学习时报,经授权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