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疆于田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强化生态屏障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8日电(记者尚升、杨林)28日上午,新疆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最后一片沙地,在历经艰辛后,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宽50米、长100米的沙地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稳稳扎根,标志着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为这片浩瀚的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已长达2761公里,将绿洲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仍有285公里的空白区域,这些区域位于沙漠南部,风沙危害最为严重,自然条件也最为恶劣。

  为了补齐这285公里的“缺口”,新疆今年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阻击战作为重点,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策略,综合运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先进治沙技术,不仅有效固沙阻沙,还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产业,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面对流沙的侵袭,我们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阻沙,也要固沙。”中铁建发展集团承担了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35公里的锁边固沙任务,项目负责人朱开封自豪地介绍,他们通过高立式沙障、草方格、宽林带三道坚实的防线,成功构建了“固沙+阻沙”的综合防治体系,为沙漠治理贡献了宝贵的经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全面锁边“合龙”,不仅将强化当地的生态屏障功能,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还将极大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新疆将继续巩固和提升这一锁边成效,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贡献更多的力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我国面积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总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环绕其边缘一圈的距离更是长达3046公里。而今,这道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全面锁边“合龙”,无疑为这片沙漠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

(文章来源:新华社)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