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C类”争议持续发酵,品牌检测结果远超标准
AI导读:
近期,“卫生巾C类”话题持续发酵,消费者质疑卫生巾产品标准过低。财联社记者调查发现,多家卫生巾品牌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关键指标远超标准,实际情况远优于“C类”标准。
近期,“卫生巾C类”话题持续发酵,引发消费者对卫生巾产品标准的广泛关注与质疑。11月21日,财联社记者对10家卫生巾品牌进行了深入调查,其中8家品牌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这些品牌的卫生巾产品pH值、甲醛含量两个关键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远超“A类”标准,远优于所谓的“C类”标准。
在主要上市公司中,百亚股份(003006.SZ)、千金药业(600479.SH)、稳健医疗(300888.SZ)、豪悦护理(605009.SH)以及港股公司恒安国际(01044.HK)均有关联的卫生巾品牌,这些品牌均向财联社记者提供了相关检验报告。
矛盾焦点在于,有消费者质疑卫生巾的pH值和甲醛含量标准过低,与《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C类标准相同。这一观点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和焦虑。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截图
然而,卫生巾品牌客服纷纷回应称,卫生巾和纺织品属于不同的产品类别,国标要求也不同。卫生巾产品标准中并不作ABC类区分。但这一解释并未能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为了验证卫生巾的实际品质,财联社记者进一步联系了10家品牌官旗店铺,其中8家品牌客服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报告。报告显示,除“洁婷”和“她研社”外,其余6家品牌的pH值均在6左右,符合A类纺织品的pH值要求;而甲醛含量均未检出,远低于A类纺织品甲醛含量的要求。
10家卫生巾品牌部分检测数据统计,财联社记者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卫生巾产品的质量安全主要判定依据是《卫生巾(护垫)的国家标准》(GB/T 8939-2018)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这两项标准对卫生巾产品的要求包括原料、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包装要求等多个方面。虽然pH值和甲醛含量是其中争议较大的指标,但从品牌出示的检测报告来看,实际情况远高于标准。
针对这场争论,一位头部企业高管表示,相关产品标准由专门的标委会制定。她认为,所谓标准宽松更多是考虑到这只是一个行业准入门槛。此外,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新的国家标准计划《卫生巾(护垫)》正在起草中,将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