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度连续两年下降,背后原因揭秘
AI导读: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降至388万,连续两年下滑。考研热退潮背后,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再、招生结构调整增加成本、考公出国留学分流人群是主要原因。
11月21日,教育部揭晓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新数据。据统计,2025年考研大军规模缩减至388万人,相比2024年减少了50万,降幅高达11.42%,这也是考研人数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揭示了考研热度降温的多重原因。
首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优势不再明显。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许多考生发现,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并不比本科生更具优势,考研对个人求职竞争力的提升也日趋有限。面对辛苦读研后可能仍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现实,考生们开始更加理性地权衡考研的投入产出比。
其次,研究生招生结构的调整也是导致考研热度下降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专硕、学硕比例的调整,使得部分学生的读研成本上升。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至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占据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考研报考的主流。然而,专硕的国家补贴较少,学费较高,使得不少人在经济考量后选择放弃考研。
最后,考公、出国留学等多元选择也分流了部分考研人群。近年来,考公考编热度持续攀升。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高达341.6万人,创历史新高。面对读研后可能仍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现状,许多人选择直接考公考编以实现职业目标。此外,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出国需求激增,赴外读研人数上涨,进一步分流了考研人群。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