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开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活跃,楼市整体复苏迹象明显,但市场分化现象显著,部分热门小区房价上涨,而普通楼盘则可能刚刚止跌。

开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显著回暖,楼市“小阳春”是否已悄然来临?2月21日至22日,记者实地探访多个一线城市房屋中介,深入了解二手房市场的交易动态。

带看量与网签量齐头并进

在走访过程中,“带看量高”成为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北京麦田房产的工作人员表示:“二手房市场确实在回暖,最近带看量激增,几乎每天都有三四单在洽谈。”链家工作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近期北京二手房市场交易量持续维持高位,客户量显著增加,市场成交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广州楼市同样表现出色,一位房地产中介人士透露:“本周二手房网签量预计达到3000套左右,交易异常活跃。开年以来,广州房地产市场表现较前两年有所提升,二手房和新房销售均有所改善。”

上海方面,房地产从业人员表示,买房高峰通常在4月和5月,尤其是4月划学区是一个重要节点。近期二手房整体成交量较去年12月份增长了约40%,但市场走势尚不明朗。部分位置不佳、品质不高的二手房价格甚至下跌,出现长时间挂盘不成交的现象。此外,二手房价格普遍较高,与新房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数据显示,2023年第六周,深圳二手房成交面积达4万平方米,较春节前一周成交量翻倍;佛山二手住房成交面积10.6万平方米,较去年11月至12月周均上升4%。

尽管楼市整体复苏迹象明显,但观望情绪依然浓厚。深圳二手房中介工作人员表示,当前成交量尚未达到“小阳春”水平,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进一步观察分析。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限购、限贷政策尚未明显松动,商办类房屋限制依旧严格,这些因素均对二手房交易量产生影响。

市场分化现象显著

带看量的激增是否推动了二手房价格的变化?记者了解到,二手房市场讲究“一房一价”,同一小区内不同房型价格各异。热门房源依然抢手,好地段、好学区的房源需求量持续旺盛。然而,条件一般的房源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总体来看,卖家数量多于买家,房主议价能力较弱。

北京链家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一些热门小区的二手房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预计未来市场可能会有一定程度波动,但整体走势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事实上,目前房价上涨态势并不明显,仅有部分热门小区房价出现上涨。

深圳、重庆等地的房地产从业人士也表示,二手房市场存在分化现象。楼盘位置、质量等因素导致房价存在差异。一些地理位置好、质量高的楼盘房价持续上涨,而普通楼盘则可能刚刚止跌。重庆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指出,总价在500万元以下的房产比较容易交易,目前新房折扣减少,但尚未涨价。

今年年初,央行发声全方位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多项金融政策随即发布。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放宽购房限制的政策。春节以后,北京和深圳的二手房市场表现活跃,虽然房价尚未明显上涨,但成交量已有所放大。从调研结果来看,楼市仍在逐步复苏阶段。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