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及土地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政策效果显现
AI导读:
近期,北京、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楼市成交回暖,房价止跌回升。同时,土地市场也迎来积极信号,民企重返土拍,市场信心回升。这一切得益于多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和显现效果。
“近期成交有所回暖,买房客户增多,挂牌价格也呈现出回升趋势。”北京市朝阳区某房产中介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不仅在北京,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的新房、二手房市场同样表现出回暖迹象。
随着多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房地产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市场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的回暖呈现出结构性特征,仍需政策持续护航,以巩固来之不易的市场信心。
楼市成交持续回暖
北京购房者向阳表示:“去年12月我在网上初选了几套房源,本想等年后实地看看,但前两天再看时,之前看中的几套房源都已成交,同小区的挂牌价也上涨了。”另一位购房者鑫亮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回暖:“我最近关注的板块成交增多,不少房源很快就下架了,我还遇到过其他中介也在接待看房的客户,正是我想看的那一套。”
房产中介经理表示:“卖方的心态变化很快,房价预期回升,价格谈判难度增加。新挂牌的房源价格普遍上调。目前,买卖双方仍在博弈,卖方在试探买家的底线,而买家则更加注重性价比,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13日至19日,北京地区二手房成交量达3761套,创下近半年周度成交量新高。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分析称:“近期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前期积压的购买需求在春节后集中释放;二是楼市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调整,热点城市的需求恢复意愿增强;三是随着市场预期好转,市场活跃度率先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止跌,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增至36个,较上月大幅增加21个,包括郑州、武汉、重庆、天津等多个城市房价止跌回升。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指出:“这是自2022年2月以来,70城房价整体首次出现止跌现象。随着政策措施显效,房价开始止跌企稳,重点一二线城市已接近房价底部。”
综合举措助力市场复苏
在楼市企稳回暖的背景下,房贷利率下行进一步释放了住房需求。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2月百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其中,23个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继续下降,首套房贷利率低于房贷利率下限(4.1%)的城市增至34个。
贝壳研究院表示:“低利率、放款快的信贷环境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缩短购房周期,为楼市修复增添动力。在限制性政策调整优化和房贷利率降低等因素推动下,市场交易继续复苏。2月上半月,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1月上半月增长超70%。”
业内人士透露,年初银行信贷额度充裕,放贷周期也在加快。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百城房贷的平均放款周期为28天,较上月缩短3天。其中,一线城市平均放款周期为36天,二线城市为29天,三、四线城市均为28天。
同时,前期政策的累积效应正在加快显现。贝壳研究院指出:“在市场下行期,政策效果未充分显现。随着市场量价筑底和预期改善,前期支持政策及因城施策的增量措施将对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认为,当前市场复苏势头是点状且脆弱的,底部修复过程较为缓慢。短期内,市场仍需政策保驾护航。
土地市场迎来“春风”
楼市的暖意也传递到了土地市场。2023年初,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近期,杭州、郑州、苏州等地纷纷完成了2023年土地市场第一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也公布了首批供地清单。
在市场销售预期向好、金融支持民企融资以及优质地块供应的刺激下,一些民企重返土地市场,销售带动投资回暖的良性循环正在重新形成。
在2月21日杭州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中,13宗地块中有8宗触顶成交、2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成交总额为182.23亿元,整体溢价率达9.3%。滨江集团成为本轮土拍最大赢家,竞得3宗地块,总价达34亿元。此外,浙江中豪、中腾置业、杭州富阳山水、伟星等浙系民企均有斩获。最终,民企共计拿地7宗,超过半数。
丁祖昱表示:“近期土地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一是民企重返土拍,表明投资意愿正在复苏;二是土拍热度回升,高溢价成交地块频出,显示市场信心有所回升;三是供应端增加优质地块供应,释放满满诚意。”他预计,在销售端预期向好和优质地块推动下,土地市场热度或将回升,形成销售带动投资回暖的良性循环。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谢杨春认为,在友好政策和优质地块的加持下,核心城市首轮土拍热度会较2022年有所上升。但当前市场热度的回升主要依赖优质地块供给增多,且往年第一轮土拍均是各房企参与的重点,因此土拍市场热度能否延续还需观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