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大湾区多个城市相继公布了今年第一批供地清单,出让时间跨度拉长,土地市场活跃度回升。杭州、苏州等城市土地市场也有所回暖,但民营企业拿地依旧谨慎,优质地块持续被关注。

近期,全国多个城市的楼市和土地市场都出现了回暖迹象,而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多个城市相继公布了今年第一批供地清单,出让时间跨度拉长,让开发商有更多时间研究地块。

大湾区土地市场回暖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了2023年第一批次拟出让居住用地项目清单,共计5宗居住用地挂牌出让,总面积10.58公顷,总建筑面积47.48万平方米。这批地块将于2月23日至5月23日期间陆续发布出让公告。深圳市在2022年供应居住用地3.7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504万平方米,今年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300万平方米。

同样,广州市也发布了首批16宗地块出让名单,总挂牌起始价约324.01亿元,包括宅地、商服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等。这些地块不再集中出让,而是分散在六天竞拍。惠州市本级2023年第一批拟出让住宅用地地块清单显示,7宗土地总用地面积42.9公顷,总建筑面积132.8万平方米,拟出让时间最迟为5月17日。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方式给了开发商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地块,也让每宗地都得到重视。大湾区、长三角等核心区域正成为龙头房企的一致选择,去年华润置地就与四家香港房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大湾区项目的合作发展可行性。

土地市场有望继续回暖

部分热点城市的土地市场活跃度已有所回升。杭州首批集中供地13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其中8宗触顶摇号,2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苏州第一轮土拍也表现出色,涉及新区狮山、吴江盛泽的5宗地块总起价51.2亿,最终2宗触顶、1宗溢价、2宗底价成交,共收金56.12亿元。

据统计,2023年以来有近84个城市完成住宅用地出让,共计成交近272宗,土地出让金约268.7亿元,平均溢价率5.28%。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今年土地市场会延续分化趋势,能级高的城市如北京、杭州等将率先回温。这些城市在房地产市场回温之初成交量明显上升,说明市场有足够的需求支撑。

然而,民营企业在拿地时仍十分谨慎,仅对熟悉的市场区域进行拿地。主要原因是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市场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优质地块持续被关注,边缘地块依旧无人问津或被流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