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普惠金融取得显著成绩,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但报告指出,银行业普惠金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瓶颈,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数据查询壁垒、信贷欺诈等问题亟待解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已攀升至32.9万亿元,自2019年起,连续五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速依然高达14.5%。

近日,一场以“金融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银行家》杂志社主编、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站长王力博士代表课题组,隆重发布了《银行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揭示,我国商业银行正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然而,《报告》同时指出,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瓶颈。

具体而言,虽然近年来普惠金融在量和质上均实现了合理增长,但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例如,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企业划型标准不统一,数据查询存在壁垒;信用环境、征信体系、支付体系、结算体系、法律体系、监管规则等仍需逐步健全;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少数贷款中介存在信贷欺诈现象,信贷资金的流向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在管理体系方面,为确保普惠金融业务的规范运作和高效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统一的管理体制机制,涵盖管理体系、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了专门的普惠金融管理部门或事业部,负责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和日常管理,并在各分支机构也相应设立了普惠金融管理部门或岗位,确保普惠金融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商业银行还制定了详细的普惠金融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了各岗位职责、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为普惠金融业务的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资源配置方面,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业务领域之一,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通过单列普惠金融信贷计划、设立专项激励基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确保普惠金融业务资源的充足投入和有效利用。在尽职免责方面,商业银行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确立了尽职免责的具体标准和流程,鼓励创新并适度容错。

在普惠金融领域,持续的产品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面对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构建标准化与多样化并重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其中,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化产品设计、提升风控能力、改善客户体验。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信用记录等信息,构建客户画像,为精准营销和智能风控提供数据支持;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自动审批和贷后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的透明化和不可篡改性,增强融资过程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然而,《报告》也指出,当前银行业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瓶颈。一是普惠金融发展亟需从量的增长转向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二是普惠金融业务量价竞争愈演愈烈,导致风控压力增大;三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对普惠金融重点目标群体造成较大影响;四是普惠金融面临与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融合发展的趋势,但尚待探索。此外,《报告》还指出,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数据联通差成本较高,且普惠金融风险共担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同时,少数贷款中介存在信贷欺诈行为,既放大了银行普惠金融贷款的风险,又增加了普惠金融客户的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