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光伏组件价格近期创下0.993元/W的历史新低,产业链上游价格持续下滑,利润分配已从阶段性不平衡转向全面薄利时代。价格战或将长期存在,部分电站业主选择推迟装机。

在产业链上游价格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光伏组件价格近期创下了0.993元/W的历史新低。一位组件企业的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这一价格已逼近企业的财务底线,几乎没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然而,从市场策略来看,若低价竞争能够维持中长期利润,组件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下探。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报道,华电集团2023年第三批光伏组件集采近日开标,总采购量高达8950.9136MW,分为六个标段进行。共有41家企业参与投标,各标段的平均投标价格为1.173元/W,最高报价达到1.26元/W。值得注意的是,P型组件的最低投标价格已跌破1元/W大关,达到0.993元/W,而N型组件虽然占比超过83%,但其最低投标价格也仅为1.08元/W。NP产品之间的价差已缩小至0.087元/W,N型产品的溢价空间正逐渐缩小。

在成本方面,本周硅料价格趋于稳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N型硅料成交价为9.0万-9.6万元/吨,均价为9.31万元/吨,与上周持平。单晶致密料的成交价在7.6万-8.3万元/吨之间,均价为8.01万元/吨,同样保持稳定。硅片价格近期也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电池片方面,上周M10单晶PERC电池片的市场均价为0.60元左右。由于电池片占组件成本的六成以上,1元/W的组件价格几乎已成为组件企业的生死线。即使是拥有硅片和电池一体化生产能力的组件厂,其单瓦净利也已在亏损边缘徘徊。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硅料供应过剩导致价格大跌,光伏主材的四大环节利润分配已从过去的阶段性不平衡转向全面薄利时代。这种竞争态势既是优势产能的自然竞争结果,也受到大型采购企业集体行为的影响。目前,价格的惯性和多数企业的产能成本关系仍在影响市场价格。然而,已有企业人士坦言,当前价格已让专业化厂商难以维持生计,若考虑土地、税收、工业投资等成本,组件专业化厂商在产业链中的角色或将转变为代工厂。

此外,组件厂还面临持续降价对需求抑制的压力。业内测算显示,当组件价格低于1.5元/W时,光伏电站已具备良好的收益条件。然而,自今年二季度以来,组件价格一路下跌,部分电站业主在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作用下选择推迟装机。对于四季度组件价格的走势,有企业人士认为仍有小幅下探的可能,且在产能过剩导致的“内卷”竞争中,价格战或将长期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