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1月以来,A股与港股市场回暖,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兴趣浓厚,纷纷增持优质中国资产。高盛、瑞银等机构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韩国散户也在大手笔抄底中国股票。业内专家表示,政策持续发力将带动A股市场迎来修复。

11月以来,A股与港股市场均呈现回暖态势。截至15日,A股上证综指11月以来上涨1.79%,港股恒生指数则上涨5.65%。在政策暖风频吹及估值性价比凸显的背景下,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投资机会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增持优质中国资产。

高盛与瑞银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经济展望报告均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高盛预测2024年中国GDP将增长4.8%,高于IMF的预测值,并指出消费前景稳定、财政支持及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瑞银则预计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复苏趋势,推动消费增长。

此外,安联投资、富兰克林邓普顿、城堡投资等资管巨头也纷纷发声,看好当前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富兰克林邓普顿总裁庄丽雅表示,随着中国资产价格变得便宜,现在是重新关注中国的时候了。城堡投资创始人肯·格里芬也强调,全球投资者必须关注并投资中国。

从北向资金行业资金增减持情况看,近一个月来,申万电子行业、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农林牧渔四大行业均获得北向资金净买入。其中,电子行业成为外资近期“抢筹”的热门板块,卓胜微、传音控股等个股获北向资金大额净买入。

在港股市场上,成长板块受到外资青睐,尤其是医药和汽车行业。贝莱德、花旗集团等外资机构纷纷加仓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个股。同时,美国资本集团也连续增持多家港股医药公司。

近期成立的ETF资料显示,外资机构频频出现在其前十大持有人中。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最大持有人,瑞银集团和巴克莱银行则分别位列华夏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ETF的第二大和第三大持有人。这反映出外资机构对A股市场相对乐观的态度。

11月15日,北向资金结束连续净卖出态势,全天净买入36.26亿元。展望未来,外部环境正在逐渐改善,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也在持续修复。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预计,2024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将维持与今年近似水平。此外,中东国家等新兴市场的资金增量也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散户也在大手笔抄底中国股票。统计显示,韩国个人投资者在11月6日至11月10日的一周内净买入2860万美元中国股票,增长超过200倍。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业内专家表示,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将持续体现,A股盈利有望在未来半年内迎来持续反弹。安联投资全球股票投资总监维珍妮·梅尚纽认为,2024年最值得投资的市场便是中国。摩根士丹利基金也表示,尽管A股市场过去几周已有明显反弹,但后续依然值得乐观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