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楼市成交回暖,房价回升。随着政策综合举措的显现效果,市场预期改善。同时,土地市场也出现积极信号,民企重返土拍,土拍热度回升。

近期,北京市朝阳区某房产中介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楼市成交有所回暖,买房客户增多,挂牌价亦呈现回升趋势。同样,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的新房与二手房交易亦显示出回暖迹象。

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多项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预期整体改善,市场交易回暖的信号逐渐增强。当前,楼市正经历结构性转暖,仍需政策持续支持,以巩固来之不易的市场信心。

楼市回暖迹象明显

北京购房者向阳表示,去年12月初选了几套房源,计划年后实地看房,但最近发现这些房源已全部成交,且同小区的挂牌价也有所上涨。同样,购房者鑫亮也感受到了年后楼市的回暖,他关注的板块成交增多,一些房源迅速下架,甚至遇到了其他中介也在接待他感兴趣的房源。

房产中介经理指出,卖方心态变化迅速,房价预期回升,议价空间缩小。新挂牌房源价格上调,买卖双方仍在博弈,卖方试探买家底线,而买家则更加注重性价比。

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13日至19日,北京地区二手房成交量达3761套,创下近半年周度成交量新高。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原因主要包括前期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热点城市需求自发恢复意愿增强以及预期好转带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止跌,上涨城市数量增至36个,郑州、武汉、重庆、天津等城市房价回升。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指出,这是2022年2月以来,70城房价整体首次止跌,房价开始企稳,重点一二线城市已接近房价底部。

政策举措加快显效

在楼市企稳回暖的背景下,房贷利率下调为住房需求的释放提供了助力。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百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再创2019年以来新低,23城首套房贷利率继续下降,低于房贷利率下限(4.1%)的城市增至34城。

贝壳研究院指出,低利率、放款快的信贷环境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缩短购房周期,推动楼市修复。2月上半月,贝壳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1月上半月增长超70%。

业内人士表示,年初银行信贷额度充裕,放贷周期加快。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百城房贷平均放款周期为28天,较上月缩短3天。

贝壳研究院表示,前期政策的累积效应正在加快显现,随着市场量价筑底和预期改善,前期支持政策及因城施策的增量措施将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杨科伟认为,当前市场复苏势头是点状、脆弱的,底部修复过程缓慢,市场仍需政策保驾护航。

土地市场回暖

楼市的暖意也传递到了土地市场。2023年初,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杭州、郑州、苏州等地完成了2023年土地市场第一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也公布了首批供地清单。

在销售端预期向好、金融支持民企融资以及优质地块供应的刺激下,一些民企重返土地市场,销售带动投资回暖的良性循环正在重新运转。

杭州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中,13宗地块中有8宗触顶成交、2宗溢价成交、3宗底价成交,成交总额为182.23亿元,整体溢价率达9.3%。滨江成为本轮土拍最大赢家,竞得3宗地块,总价达34亿元。此外,浙江中豪、中腾置业等浙系民企均有收获。

丁祖昱表示,土地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一是民企重返土拍,投资意愿复苏;二是土拍热度回升,高溢价成交地块频出;三是供应端增加优质地块供应。销售端预期向好,土地市场热度或将回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谢杨春认为,在友好政策及优质地块的加持下,核心城市首轮土拍热度会较2022年有所上升,但市场热度能否延续,还需观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