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现积极变化,多地优化集中供地政策
AI导读:
随着销售市场成交回升,土地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多地优化集中供地政策,房企投资积极性略有回升。预计在政策宽松、销售回暖以及优质地块的加持下,未来土地市场大概率会呈现点状回暖趋势。
随着销售市场的逐渐回暖,土地市场也迎来了积极的变化。来自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月份重点房企的拿地总额同比下降,但降幅较1月已经大幅收窄,显示出房企的投资积极性略有回升。
具体来看,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近期公布的2023年首批拟供住宅用地清单,发现多地已经对集中供地政策进行了优化。供地出让的时间跨度被拉长,同时优质地块在供应中占比较大。这一变化意味着房企将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市场判断,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至2月,百强企业拿地总额为1207.6亿元,同比下降16.2%,但降幅较1月收窄了13.2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50家代表企业的拿地总额同比下降29.9%,降幅同样较1月大幅收窄。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拿地总额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此外,中指研究院还指出,2月份北京、苏州、杭州等多个热点一二线城市进行了集中供地,优质地块的供应带动了房企拿地热情的略有恢复。与1月相比,代表房企的拿地总额有了明显的增长。
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推出优质地块,房企的投资积极性确实有所回升。前两个月,超过两成的百强房企在土地市场进行了纳储,与1月仅零星百强拿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万科、龙湖、中海、金地等集中供地的常客在前两个月仍未有斩获。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这既有企业自身投拓节奏和城市选择差异的原因,也有在核心城市土拍火热下竞拍摇号“运气不佳”的因素。
从拿地企业来看,仍是头部国央企和优质区域型民企等老面孔占据主导地位。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越秀、中国铁建等企业的拿地金额同比涨幅超过了100%,建发的拿地金额也同比增长了70%,且这些企业的拿地销售比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民企投资也呈现出弱复苏的状态,新城、建业等去年几乎未拿地的企业开始参拍,而伟星、中天美好集团等区域型民企依旧表现强势,且投资聚焦在核心集中供地城市。
从新增货值来看,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华润置地、中建国际投资、龙港国资占据了榜单的前三位。1至2月,华润置地以累计新增货值198亿元位居榜首;中建国际投资、龙港国资紧随其后,累计新增货值规模分别为104亿元和93亿元。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至2月,长三角TOP10企业的拿地金额为280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其中,华润置地的拿地金额为39亿元,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京津冀TOP10企业的拿地金额为223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的拿地金额为97亿元,位列第三。
近期,多地还优化了集中供地政策。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合肥等地已经公布了2023年首批拟供住宅用地清单。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的供地出让时间跨度都被拉长,且以主城区供应为主,优质地块占比较大。
其中,北京的供地拟出让时间段为2月16日至5月16日,长达3个月;深圳的首轮供地将于2月23日至5月23日期间发布出让公告,时间跨度也是3个月;上海首轮地块最晚于5月前组织出让公告,时间跨度接近3个月;广州首轮供地则有5个不同的竞价日期,分布在3月23日至4月20日之间,时间跨度近1个月;合肥首轮供地拟最晚于5月23日出让。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定期发布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并采取“多频少量”的方式全力推进清单内的项目及时发布预申请公告或正式公告。这一举措旨在以常态化的方式保持供地节奏均衡、合理、有序,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并提振市场信心。
中指研究院认为,对集中供地制度的完善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供地计划和信息透明,同时放宽全年供地批次数量限制,能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优化后的集中供地政策将有利于企业全面掌握土地供应现状并做出理性判断,房企因资金压力带来的投资困难也有望得到缓解。
克而瑞研究中心则认为,在政策宽松、销售回暖以及优质地块的加持下,接下来核心城市的首轮土拍热度会较2022年有所上升。然而,上半年投资压力仍然不容忽视,需要“金三银四”市场的进一步回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企参与到土拍中并有所斩获无疑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但后续能否延续则取决于其自身的经营状况。未来的土地市场大概率还是会呈现点状回暖的趋势,城市内部板块也将愈发分化。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