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经销商:价格战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
AI导读:
2023年,汽车行业经历大洗牌,汽车经销商面临价格战与新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本文分析了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现状、价格战的影响、新能源市场的扩张以及经销商的转型之路。
2023年,汽车行业经历了一场大洗牌,从年初浙江中通集团破产、旗下19家4S店关停,到年中庞大集团股票摘牌、公司退市,汽车经销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全年汽车产销有望突破3000万辆,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年初经销商为完成全年任务加大清库力度,库存压力有所缓解,但盈利压力依然较大。12月,近20家车企官宣下调车价,经销商也推出限时优惠方案,以价换量。然而,这种策略导致经销商利润牺牲,经营压力增大。
无论是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的经销商,都普遍存在网点布局不合理、盈利能力不足和厂商关系紧张等问题。调查显示,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任务,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仍有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
2023年,价格战成为汽车市场的关键词。年初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随后40家汽车品牌跟进。8月,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共同开启降价潮。车企为了增强价格战耐力,纷纷提出降本增效,导致传统合资燃油车定价体系崩塌,豪华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价格战是当前市场竞争趋于激化的表现,反映了新车市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中,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之间的深度竞争。这种竞争由汽车产能过度释放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导致,汽车经销商首当其冲。
尽管汽车消费复苏,但经销商距离主机厂的考核目标和预期仍有差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
从消费端来看,2023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93.2,略高于上月,汽车市场表现持续向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12月乘用车终端零售量在245万辆左右,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总体看,2023年燃油车销量低于去年同期,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带动全年乘用车销量提升。
展望2024年,经销商认为汽车需求将延续2023年下半年增速势头,但竞争会更加激烈。经销商将继续面临新车价格下探、库存压力大、资金紧张、单车利润较低等问题。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经销商面临艰难转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经销商需要转型新能源,培养销售团队,适应新能源的销售和服务。协会建议经销商对产品品牌进行“瘦身”,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优化经营区域和结构。数据显示,2022年百强经销商新开店中新能源占比达到45%,新能源细分领域还有追赶空间。
面对行业巨变,经销商也在积极转型。小米汽车宣布开放城市招募计划,涉及17个城市,招募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一体店(2S)合作伙伴,希望来自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或区域内实力靠前的经销商。小米汽车已经与多家头部经销商集团达成意向合作。
沈进军表示,车市在巨大下行压力之下仍实现增长,离不开经销商的作用和价值。关键在于厂商和经销商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渠道的价值优势,以创新的服务内涵去适应新的汽车产品和市场需求。(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