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再度调整公积金政策提振楼市
AI导读:
2023年楼市“小阳春”后,天津等地加大楼市提振力度,近日再度调整公积金政策,提高贷款限额,并明确外地缴存职工与本市缴存职工实行相同贷款政策。但异地公积金贷款调整尚待明确。
2023年楼市“小阳春”短暂回暖后,各地纷纷加大楼市提振力度,特别是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苏州、南京、青岛、天津等地在近两个月密集出台楼市宽松政策。
6月18日,据媒体报道,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发布了《天津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将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8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4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同时外地缴存职工在本市购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与本市缴存职工实行相同贷款政策。该公告的征求意见时间为6月16日至27日。这是继5月25日天津发布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不到一个月内第二次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调整。
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此次上调贷款限额将有助于解决购房贷款问题,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应用效果。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指出,这一政策调整将有利于购房者通过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
今年上半年,天津楼市在“小阳春”期间出现了一波需求井喷的小高潮,但随后进入淡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天津新建商品住房环比上涨0.2%,二手房环比上涨0.3%,但学区房需求集中释放后,楼市逐渐降温。
在全国楼市大环境的影响下,天津也加大了楼市调控政策的力度。5月底,天津宣布公积金贷款“认房不认贷”,家庭住房数只要为0就可以发放首套住房贷款。6月下旬,《征求意见稿》则再度调整了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将限额从首套80万、二套40万提升至首套100万、二套50万。同时,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时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可执行首套住房贷款政策。
此外,对于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来说,能否使用异地公积金贷款购房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虽然《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外地缴存职工在本市申请公积金贷款执行本市缴存职工贷款政策的调整措施,但由于细则尚未正式下发,具体执行情况尚待明确。
记者采访了多家房产中介和天津住房公积金热线,均表示目前无法确定是否可以使用外地缴存的公积金贷款在天津购房。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施行后将废止2019年出台的《关于在外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职工在本市购房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