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建部与中国银行就深化政银合作、推动住房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提出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解决老旧住房维修资金短缺问题。

据中国建设报报道,6月26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会见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一行,双方就深化政银合作、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倪虹部长强调,需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致力于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并特别提到要为人民群众建造高品质住房,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确保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房屋养老金制度并非新概念,其背景源于存量房屋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而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难以满足房屋维修及改造需求。今年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均提出了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议,旨在解决老旧住房维修资金短缺问题。其中,全国政协委员柴强指出,我国存量住房维修主要依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业主自筹资金,但资金规模有限,难以满足房屋“应修尽修”的需求。他建议通过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安全管理体系提供资金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佘才高也提出了类似建议,他强调,随着房龄增长,老旧住房占比持续攀升,房屋老化问题层出不穷,但专项维修资金正快速减少甚至枯竭。因此,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加快排除房屋使用安全隐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官方也多次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特别是在2022年长沙居民自建楼房坍塌事故后,住建部迅速部署开展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指出要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以更好地解决既有房屋维修资金来源问题。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也强调了完善房屋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研究建立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养老金和房屋质量保险等制度。

关于房屋养老金的来源,佘才高建议实行分类管理,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公共账户资金来源包括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结余等,主要用于房屋日常强制体检、购买房屋安全综合保险等公共服务。个人账户则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主要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

此外,柴强还建议每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房屋养老金,以更好地履行政府房屋公共安全职责。他强调,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来自于房”,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使得地价在房价中的占比过高,挤占了保障房屋建设质量和维修更新的必要费用。因此,利用房屋养老金开展房屋定期体检,为老房子“治病”,实现房屋的安全检测、紧急情况排险以及意外风险保障,形成房屋安全长效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被多次提及,部分城市已探索开展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相关工作。中指研究院认为,房屋养老金制度建设及试点或将加速推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问题,提高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则提到,住建部与中国银行的交流传递出可能会由政银合作的方式探索房屋养老金的推进实施。

综上所述,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居住安全、提高住房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试点的开展,相信这一制度将为我国住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