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美国住宅价格在高达近7%的抵押贷款利率下连续四个月攀升,大城市房价环比涨幅创下一年高位。这一现象背后是“量跌价涨”趋势愈发明显,同时房价反弹可能加剧通胀风险。

在高达近7%的抵押贷款利率背景下,美国住宅市场却展现出了意外的韧性,住宅价格连续四个月持续攀升,大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更是一举创下了一年来的新高。

7月25日,标准普尔凯斯席勒(S&P/CS)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美房价指数环比增长0.7%,连续四个月保持上涨态势。尽管同比来看,房价仍较去年5月下降了0.5%,但降幅已明显收窄,且5月房价仅比历史峰值低1%。

此外,美国5月20座大城市季调后房价指数环比上涨0.99%,创下了去年5月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高于市场预期的0.7%。同比降幅也低于预期,与4月持平。这一数据表明,在经历了数月的低迷后,美国房价正在逐步反弹。

然而,在高利率环境下,房价为何能够不跌反涨?这主要得益于“量跌价涨”的现象愈发明显。尽管按揭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但许多已经锁定低利率的房主不愿出售房屋,导致市场上的房屋供应量紧张。同时,一些买家在消化了高利率后,仍然选择进入楼市。

分地区来看,美国不同地区房价的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中西部地区成为房价表现最强劲的地方,芝加哥和克利夫兰的房价分别上涨了4.6%和3.9%。相比之下,曾经涨幅火爆的西部城市则表现不佳,西雅图和旧金山的房价分别下降了11.3%和11%。

随着楼市整体反弹,美国房价正再度逼近历史新高。6月成屋价格中位数为41.02万美元,仅比去年6月的历史最高价略低约1%。然而,成屋销售数据却显示出市场需求的疲软。6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为416万户,环比下降3.3%,同比更是下跌了18.9%。

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按揭利率高企,卖家不愿轻易出售房屋,而买家也只能等待机会。在当前可负担性较差的情况下,楼市难以真正启动。不过,尽管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整体房屋需求依然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房价的反弹可能会加剧通胀风险。住房成本约占核心CPI的40%,是抗通胀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的上涨可能会推高租金,进而对通胀产生影响。因此,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展望未来,美国楼市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或维持高利率水平,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进一步影响。同时,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僵持也可能持续存在,导致房价维持高位。然而,在租房和新房市场方面,人们的需求却持续高涨,继续推高这两处的行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