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逸背后的硬核实力与人才吸引力
AI导读:
成都作为网红城市,不仅以安逸著称,更以其产业硬核实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赢得无数奋斗者的青睐。本文探讨了成都的产业发展、人才政策以及城市魅力。
作为资深网红城市,安逸一直是成都最鲜明的标签。
这一标签不仅源于其“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丰饶自足,更得益于商贸繁荣、产业蓬勃所打下的坚实底座。成都,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完美融合了刚与柔、快与慢、忙与闲。
在安逸的背后,成都展现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成都的一分钟,既可以烫熟一片火锅毛肚、泡上一碗盖碗茶,也能诞生1.7万块集成电路、生产110片柔性显示屏、整装下线一台车辆。
早在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成都正是这样一个吸引无数奋斗者的地方。数据显示,成都新吸纳就业、应届毕业生、硕士及以上人员等三项流入数据,全国占比仅次于四个一线城市,居全国第五,简历投递人数排名全国第七。
特别是2023届在蓉高校毕业生中,超过75%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就业,产业吸引力十足。
成都这座平行城市掌握了一种“高级的平衡”:安逸的网红气质下,实则拥有产业的硬核实力,城市内生的拼搏与奋进力量,成就了数以万计青年人的共同选择。
成都氢能领域的一位研究者李佳表示,成都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众多的应用场景,让他得以在氢能领域施展才华。据他了解,成都很早就已经开始布局氢能产业,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到2023年,成都市氢能产业规模已达130亿元,位居全国第七。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都京东方研发工程师付颖见证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她表示,成都是我国最早的三大电子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随着京东方AMOLED柔性屏在成都的量产,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柔性OLED面板市场的垄断格局。
创业者林宇则感受到了成都对企业的重视。他选择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创业,从事生物医药领域。他表示,成都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他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成都的魅力,不仅在于安逸,更在于其产业的硬核实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奋斗者前来追梦。
文字 | 胡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