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房贷新政,包括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旨在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增长。

 万众瞩目的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和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终于正式对外宣布。

8月3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携手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及《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

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降低,无疑为借款人带来了福音,有助于节省利息支出,进而促进消费与投资的增长。对银行而言,这一举措可有效缓解提前还贷的压力,减轻对银行利息收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能遏制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置换存量住房贷款的现象,进一步降低风险。

此外,两部门还对现行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进行了全面优化,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实际首付比例和利率下行,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

澎湃新闻对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新规和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重点进行了详细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1. 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范围:涵盖2023年8月3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以及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存量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2. 申请时间:符合条件的存量住房贷款,自2023年9月25日起,借款人可向承贷银行提出申请。同时,两部门鼓励银行采取发布公告、批量办理等方式,为借款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 调整方式:包括变更合同约定的住房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和由银行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贷款两种方式。

4. 调整幅度: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调整后的利率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以上海为例,购房者能获得的调整幅度,需参考原贷款发放时的下限标准,平均降幅大约为0.8个百分点。

以100万元、25年期、原利率5.1%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降至4.3%,每年可节省利息5000多元。

5. 新发放贷款置换存量贷款:新发放的贷款仅用于偿还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并继续纳入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管理。金融机构应严格落实相关监管要求,对借款人申请其他贷款的用途进行严格审核。

6. 二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而首套住房利率政策下限仍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7. 全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下限:统一为不低于20%(首套)和30%(二套),不再区分实施“限购”城市和不实施“限购”城市。

8. 城市与银行调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控需要,自主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银行则应在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标准基础上,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客户风险状况,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比例和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