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大模型技术推动下,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搭载AI大模型的新机,国内“AI+手机”竞争进入新阶段。报告预测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持续增长,AI大模型成为手机厂商竞相角逐的关键领域,同时端侧AI大模型面临创新挑战。

在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发展下,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手机行业,已成为AI应用落地的前沿阵地。新年伊始,国内手机厂商间的AI大模型竞争愈发激烈。近期,OPPO与荣耀等知名品牌相继发布了搭载AI大模型的新款手机,标志着华为、vivo、OPPO、荣耀等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已全面将AI大模型引入手机端,国内“AI+手机”的市场竞争由此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据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生成式AI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洞察》报告预测,2024年将是GenAI(生成式AI)智能手机的关键性一年,预计出货量将突破1亿部大关;而到了2027年,GenAI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及出货量将分别攀升至40%和5.22亿部,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AI大模型加速手机端应用

在OPPO Find X7系列新品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中,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明确指出,AI将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大模型技术已成为手机厂商竞相角逐的关键领域。1月8日,OPPO正式推出了其旗舰机型Find X7系列,并宣布实现了70亿参数AI大模型在手机端的成功落地。紧接着,荣耀也在1月11日发布了其旗舰智能手机荣耀Magic6系列,该系列手机首发搭载了荣耀自研的70亿参数端侧平台级AI大模型“魔法大模型”。

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AI与大数据日益普及的当下,利用AI技术对操作系统进行重构已成为所有手机厂商的共同选择。荣耀在过去几年已在AI领域投入了约百亿元资金,并计划未来继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

此外,华为和vivo也紧随其后。2023年8月,华为宣布其HarmonyOS 4系统全面接入了盘古大模型,成为全球首个具备AI大模型能力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首批支持的机型为Mate 60系列。同年11月,vivo的X100系列也支持了70亿参数的AI大模型。在国际市场上,苹果和三星等大厂商也纷纷加入AI手机的竞争行列。据报道,苹果计划在iOS 18中引入AI技术,使Siri的对话能力更加智能和自然。而三星则宣布其Galaxy S24系列手机将于1月18日发布,并宣称将“开启移动AI新时代”。

手机厂商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引入AI大模型,主要是因为手机行业的发展已遭遇瓶颈,差异化竞争难度加大。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为手机用户体验带来了新的突破点。手机厂商希望通过引入AI大模型来提升品牌形象,并开发新的创新应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使用体验。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表示,AI大模型的加入将提升网络和手机终端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激发用户的换机热情,有利于通过应用创新来拉动手机销量,打破当前出货量低迷的困境。

端侧AI大模型面临创新挑战

尽管手机厂商纷纷布局AI大模型,但将其成功应用于手机端并非易事。因为AI大模型的参数量直接反映了其能力水平,目前云端的大模型参数量已达千亿级别,而手机端所能承载的最高参数规模仅为70亿。参数量越大,对算力、芯片、存储和电源等配置的要求也就越高,而手机的硬件条件相对有限,无法像云端那样无限扩容。

因此,即便是在70亿参数级别下,手机厂商也需要通过提升硬件配置、压缩内存等方式来缓解运行压力。荣耀CEO赵明指出,为了保持低功耗和高效运算,荣耀Magic6系列手机已取消了8G运行内存的配置。同样地,OPPO也对70亿参数的大模型进行了压缩和轻量化处理,最终将其大小从28GB缩减至约3.9GB,以减轻存储和内存的压力。

尽管AI在手机端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大模型与手机的融合以及AI原生应用的开发等问题尚待解决,但业内人士仍对其未来发展寄予厚望。马继华认为,虽然手机AI大模型的使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拓展,新的功能将不断涌现并持续完善。AI大模型只是智能手机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涵盖软件、硬件和应用的深度融合。因此,手机厂商在布局AI大模型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2024年AI将成为手机市场的新卖点之一,尤其是在手机的社交价值功能呈现方面将有更多的创新故事可讲。对于手机厂商而言,AI大模型已成为公认的未来发展赛道和方向。虽然目前AI在智能手机终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未来的普及和推广前景值得期待。

赵明表示,手机作为一个算力平台,将承载未来互联网的多样化应用和服务。他强调,AI需要向基础性、平台性、系统级方向发展。随着2023年下半年手机创新速度的加快和周期的缩短,这将刺激2024年手机行业的发展。制造商、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也将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对于消费者而言,手机AI的推出以及平台级AI对操作系统的重构将让他们看到这种趋势和变化,并将为整个产业带来更多机遇和正循环效应。同时,这也将为中国手机的出口和全球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AI手机是大势所趋。随着AI技术在手机端的应用不断落地和升级,用户将享受到更加智能的交互体验。未来,各终端手机品牌有望持续提升AI应用体验,推动智能手机向智能2.0时代迈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AI大模型在手机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