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车市销量环比下滑,车企2024年目标增速普遍两位数
AI导读:
2月以来,多数车企1月销量环比下降,但2024年车企销量目标增速普遍在两位数以上。价格战持续,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车企需平衡销量和成本,加大技术投入以拓宽市场份额。
2月以来,国内车企陆续揭晓1月销量及交付成绩单,在一片同比增长的乐观氛围中,多数车企却遭遇了环比大幅下滑的尴尬。尽管春节前夕车企推出多重优惠措施,试图点燃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但去年12月的销量冲刺已提前消耗了大量订单,叠加消费者的观望情绪,1月国内汽车销售热度显著回落,部分车企的增长势头暂时受阻。
尽管2023年仅四家车企完成销量目标,但车企们追求更高销量的决心并未动摇。2024年,车企设定的销量目标增速普遍高达两位数,远超中汽协预测的3%增速,显示出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和车企的雄心壮志。
2023年的价格战余波未平,2024年的车市依然硝烟弥漫。开年一个多月,特斯拉、理想、零跑、哪吒等超过20款车型主动降价,吉利、广汽、长城、南北大众等车企也相继加入价格战,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的车市竞争将比2023年更为残酷,价格战将加速淘汰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车企集中,但这一过程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1月车市未迎开门红:多数车企同比大增,环比下降
新造车企业方面,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1月的交付量均出现环比下滑。而AITO问界则表现出色,成为1月少数实现同环比大幅增长的车企,首次超越理想汽车,夺得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传统车企方面,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是已披露销量数据中仅有的两家实现同环比增长的车企。比亚迪、奇瑞、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多家车企虽然同比实现增长,但环比跌幅不一。
分析原因,一方面,受国补政策退出、消费需求提前透支、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1月车市低迷,为今年同比增长提供了较低的基数。另一方面,去年12月车企为冲刺销量目标,加大了折扣和优惠力度,导致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因此1月多家车企销量出现环比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从1月销量表现来看,除了问界反超理想外,吉利也凭借21.35万辆的销量超过比亚迪,后者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15万辆,环比下滑40.9%。
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30%,达到6.58万辆,同比增长近6倍。其中,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均大幅提升。
此外,长城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广汽本田、东风日产等车企也呈现出同比大幅增长、环比下降的特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2024年1月车市热度明显降温,由于去年12月冲刺销量目标透支了部分需求,但返乡潮及节前购车需求仍对车市销量起到支撑作用。预计1月乘用车终端零售量在220万辆左右,同比涨幅较大,但环比回落。
“由于去年促消费政策到期,新一轮补贴政策尚未完全出台,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较重。1月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经销商销售压力增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
车企制定2024年“激进”销量目标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据中汽协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然而,车企们设定的2024年销量目标增速普遍远高于这一预测值。
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奇瑞汽车等车企均设定了两位数以上的销量目标增速。其中,吉利汽车将挑战190万辆的销量目标,同比增长13%;长城汽车将冲刺190万辆,较2023年增长54%;广汽集团将挑战销量同比增长10%(约275万辆);奇瑞汽车则以“销量增长率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为目标。
比亚迪尚未公布2024年销量目标,但其旗下腾势汽车将挑战20万辆的销量目标。腾势汽车将把整车智能技术进行量产,并推出三款旗舰车型。
此外,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哪吒汽车等新造车企业也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销量目标。其中,理想汽车将冲刺年销80万辆、月销10万辆的目标;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的目标均是2023年销量的一倍;哪吒汽车则瞄准30万辆的销量目标。
AITO问界2024年销量预期为60万辆。赛力斯方面表示,新车型问界M7、M9有望开启新一轮上量周期,助力公司一季度盈利大幅改善。
业界普遍认为,2024年的车市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战和“内卷”现象将持续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新能源赛道,新能源车型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价格战和“内卷”的背景下,车企们需要找到销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加大技术投入,拓宽市场份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