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AM概念驱动北京君正股价涨停,但大规模应用仍存疑
AI导读:
SRAM概念驱动北京君正股价涨停,背后是AI芯片公司Groq的大模型突破。但SRAM高昂的成本使得其大规模应用存疑,难以短期内颠覆GPU地位。
近期,Sora的火爆让新技术、新概念备受市场青睐。2月20日,北京君正股价在尾盘突然飙升,一举实现20CM涨停。这一涨停的背后,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概念成为了关键驱动力。
SRAM究竟为何物?为何能够迅速吸引大量资金的关注?
事件起因于AI芯片公司Groq的突破性进展。2月19日,Groq宣布其大模型每秒能输出近500个token,成为全球最快的大模型,这一速度远超ChatGPT-3.5,后者每秒仅能生成40个token。
Groq之所以如此迅速,得益于其自研的LPU芯片(语言处理单元)。LPU是Groq专为图形渲染设计的,包含数百个核心的并行处理器,能为AI计算提供卓越且稳定的性能。LPU的核心架构为张量流处理器(TSP),不同于传统的CPU和GPU架构,由谷歌TPU第一代设计者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s)于2016年创立。
值得注意的是,LPU采用的是SRAM,而非GPU常用的高带宽存储器(HBM)。SRAM正是北京君正的主营产品之一,公司专注于存储芯片领域,特别是嵌入式存储和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因此,市场敏锐的资金迅速捕捉到了这一关联,推动北京君正股价在20日尾盘直线涨停。
然而,SRAM能否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颠覆现有格局?这仍需观察。据Groq透露,一张LPU配备一块SRAM,内存为230MB。若要支持运行一个AI模型,需配置约256张LPU,即需要4个满载的服务器机架。而一张LPU卡的售价超过2万美元。相比之下,采用GPU运行同样的AI模型,仅需1个H200,相当于1/4个服务器机架的密度。
简单计算,256张LPU的总成本高达512万美元。而H200的官方价格尚未公布,但据英伟达官网显示,一张H100的价格不超过4万美元。即便按H200价格翻倍计算,采用SRAM的成本也远高于GPU,增加了数十倍。因此,有存储界专家指出,为了提升10倍的速度而增加数十倍的成本,这一路径在短期内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难以颠覆GPU的地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