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底部特征显现,长期投资机会显现
AI导读:
A股市场过去10年表现低迷,但已显现多项底部特征,包括成交量萎缩、市盈率跌至底部、新基金发行困难等。同时,巴菲特指标显示A股市场估值较低,存在长期投资机会。投资者应转向基本面投资,减少交易次数,增加长期持股比例。
过去10年间,美股市场持续走强,相比之下,A股市场则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整体表现相对低迷。然而,换一个角度看,这种低迷的市场表现也孕育着A股的多项底部特征。
首先,成交量的大幅萎缩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近期,沪指日成交量一度跌破1000亿元,与2016年初时的市场成交量相当,这种清淡的交易环境暗示市场可能已到达底部区域。
其次,市盈率也显示出大盘已跌至底部区间。目前,沪指的市盈率已降至12倍左右,接近历史底部的水平。
再者,新基金的发行情况也反映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当前,新基金发行面临重重困难,部分新基金甚至未能成功发行,只能依赖帮忙资金成立。同时,市场上出现大量规模较小的小微基金,占比高达30%,部分小微基金甚至面临清盘的风险,这表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已降至冰点。
此外,股票破净比例也创新高。据统计,目前已有近300只股票的价格跌破净资产,破净股占比接近10%,这同样是市场见底的一个重要信号。
然而,即使市场见底,筑底过程也可能相对漫长。2016年初,上证综指跌至2638点,形成了一个相对坚实的支撑。近几个月来,大盘多次跌破2700点,但均未跌破2638点,这说明市场存在上涨的预期,抄底资金也在考虑入场。
从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确实存在更多的机会。一方面,估值已经回到底部区域,很多银行股的市盈率已降至5至6倍,沪深300的市盈率也跌至10倍,部分股票的分红收益率超过3%,这是市场见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产业资本也开始入市抄底,8月份产业资本再次出现净增持,这表明他们对当前市场的价值有更高的认可度。
此外,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已严重落后于经济基本面。以巴菲特指标为例,A股总市值与GDP的比值约为70%,远低于合理水平。相比之下,美股的巴菲特指标已高达140%,显示出一定的估值泡沫。巴菲特本人也对中国经济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可能将资金投向包括A股在内的大容量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A股市场的生态已发生显著变化,投资者开始从炒故事、炒题材转向价值投资。因此,建议大家转向基本面投资,坚持“业绩为王”的选股思路。在市场筑底过程中,应减少交易次数,增加长期持股的比例,以提高胜算。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点击查看>>>顶尖高手解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