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营运利润成为衡量保险股价值的新指标。相比净利润,营运利润更能反映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和稳定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占据国内保险业半壁江山的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增速在申万二级行业中跃居第四。除了传统的净利润、内含价值和新业务价值外,营运利润(OPAT)已成为衡量保险股价值的新指标。

对于境内投资者而言,营运利润这一新指标传递出重要信号。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99亿元、976.76亿元、161.83亿元、105.45亿元、155.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营运利润分别为734.64亿元和136.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14.7%。

营运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营运利润=净利润-短期投资波动-评估假设变动影响-一次性重大项目调整。这一指标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性重大项目之后,由保险公司日常运营所创造的利润。相比净利润,营运利润更能清晰客观地反映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长期经营特点和公司基本面。

据专业人士介绍,净利润反映的是当期业绩表现,而营运利润则更能体现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和稳定性。例如,今年上半年支撑保险五巨头净利润高增长的两大主因是权益市场回暖和财税新政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是一次性的。因此,在剔除这些因素后,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上半年的营运利润比净利润有所缩水。然而,在资本市场或财税等政策利空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但营运利润相对更稳定。

营运利润这一新指标之所以近两年才引起保险公司及投资者的关注,主要源于新国际会计准则IFRS9的实施。新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容易受投资收益等因素所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而营运利润能更客观地反映保险公司当期业务的表现及趋势。因此,营运利润已成为衡量保险股价值的重要标尺。随着国内保险公司陆续开始采用IFRS9编制报表,预计“不看重短期净利润、更看重稳定的营运利润”将成为市场共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