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改革在路上:扩大自主定价权,降低维修成本
AI导读:
新能源车主反映保费贵问题有望得到化解,监管部门推进新能源车险改革,扩大保险公司自主定价权,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降低维修成本,解决投保贵和投保难问题。
“一年没出险,保费反倒贵了。”新能源车主对于车险保费的质疑声不断,但这一矛盾有望得到化解。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为回应新能源车主的诉求,监管部门正积极推进新能源车险相关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已在业内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扩大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的自主定价权,并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种类。这一举措旨在解决新能源车险投保贵、个别车主投保难等社会热点问题。
自主定价权扩大,车险价格将更加合理
针对新能源车主保费贵的问题,该《通知》提出了两项核心举措。首先,将定期测算并适时调整新能源商业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优化新车型的定价标准。其次,将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至[0.5-1.5],以增强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灵活性。
业内专家指出,这两项举措将推动新能源车险定价更加精准。一方面,行业需要对新能源车型进行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将获得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这将促使风险更低、驾驶行为更好的车主享受更低的车险价格。
一位车险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险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兼职网约车多为新能源车,这些车辆行驶频繁、出险率高,导致新能源车整体保费上升。随着自主定价系数的扩大,保险公司可以对高风险车辆收取更高保费,而对普通家用新能源车主则提供更低价格,实现风险与价格的精准匹配。
《通知》还考虑了新能源网约车多元化的保险需求,要求丰富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同时,针对部分新能源车出险率过高、维修价格过贵导致的投保难题,《通知》要求建立新能源车险兜底保障机制,推动行业研究建立高风险车辆兜底保障机制,以实现愿保尽保。
降低维修成本是破局关键
截至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041万辆,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8%。然而,新能源车险却面临“车主喊贵、险企叫亏”的两难境地。
业内人士介绍,新能源车险价格相对较高,且今年部分车主面临保费上涨。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导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业务上亏损。综合成本率显示,2023年车险新增保单的综合成本率基本超过100%,新能源车指标更差,亏损更大。
新能源车险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出险率过高和维修成本高。以某家中小险企为例,2023年该公司新能源车的出险率是燃油车的两倍。此外,新能源车产业链不完善、配件供应链不成熟、维修方案不透明等问题也导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维修价格上话语权过低,成本高企。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知》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专业研究能力,支持行业开展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安全指数等研究,并加强跨行业交流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的建议,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