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保德信基金董文卓:严控信用风险,看好三条投资主线
AI导读:
董文卓在光大保德信基金担任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总监6年,带领公司公募债基管理规模稳健增长。他强调严控信用风险,看好经济复苏、数字经济和国企改革三条投资主线。
到今年5月份,董文卓已在光大保德信基金度过了整整6年的职业生涯。自2017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以来,董文卓凭借其超过十年的金融行业经验,迅速成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总监。他曾在招商基金、平安资产管理和平安养老等公司工作。
在董文卓的领导下,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公募债基管理规模稳步增长。特别是光大添益和光大增利两只产品,从约1亿规模迅速增长至百亿级别,近三年规模增幅分别超过109倍和68倍。同时,公司的权益投资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一年有7只产品位居同类排名前20%。其中,老牌基金光大新增长和光大红利自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高达716.55%和590%。
近期,证券时报记者对董文卓进行了专访。他分享了自己在投研团队搭建和管理方面的心得,以及对未来权益和固收市场的看法。
“不要心存侥幸”是董文卓的座右铭。他强调,固收投资应特别关注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在2018年下半年,光大保德信基金对固收投资的认知有了质的转变,认为信用挖掘的风险收益比严重不匹配。因此,公司从投决会到公司层面都达成共识,严格把控信用风险,并制定了严格的考评制度。
董文卓指出,2020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面临“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挑战。尽管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与国民经济深度绑定,但光大保德信的固收团队却十分谨慎,立即梳理了所有在库的房产企业,对踩到“三道红线”中任意两道的房企都纳入观察名单,并在下个季度仍未改善的情况下暂时出库。
在人才培养和团队梯队建设方面,董文卓认为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导师制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公司内部每一位研究员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这些导师一般都是拥有十年以上投研经验的基金经理。这样的机制不仅有助于研究员更快速成长,还能在公司内部形成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董文卓还提到,在基金经理团队背后,有专业的研究团队提供支撑。此外,施行多年的“导师制”和研究“金银股”机制不仅激发了研究活力,还打通了一条人才成长的有效路径。
展望未来市场,董文卓认为,今年经济向上修复的总体方向未变,市场预期的波动主要来源于对斜率的担忧。债券市场方面,他表示现在的宏观背景有利于社会融资整体回升,但债券市场的表现可能偏向中性并稍微谨慎一些。
在权益投资方面,董文卓表示,中国经济整体回稳向上的趋势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企稳回升。他特别提到了三条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一是经济复苏和内需修复;二是数字经济;三是国企改革。他提到,国资委对央企考核的变化表明未来可能引导央企追求经营质量提升,这将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价值重估和回归。
(图片来源:光大保德信基金官网,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