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自研AI大模型MAI-1,挑战GPT-4地位
AI导读:
微软正在训练新的自研AI大模型MAI-1,旨在与谷歌的Gemini和OpenAI的ChatGPT抗衡。该模型由AI部门首席执行官苏莱曼负责,预计参数超过5000亿个。微软可能在本月晚些时候展示该模型。
据媒体周一报道,微软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一款全新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该模型旨在与谷歌的Gemini以及OpenAI的ChatGPT一较高下,展现其在AI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这款在微软内部被命名为“MAI-1”的模型,由微软AI部门的首席执行官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亲自挂帅。苏莱曼在AI界享有盛誉,他不仅曾创办被谷歌收购的AI实验室DeepMind,还于2022年离职后创办了生成式AI公司Inflection AI。
尽管MAI-1的具体应用场景尚未明确,但微软有望在本月晚些时候的Build开发者大会上,向外界展示这款备受瞩目的新模型。据知情人士透露,MAI-1的模型规模庞大,参数数量或超过5000亿个,远超微软此前训练的开源模型,训练过程中使用了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算力资源。相比之下,OpenAI的GPT-4模型则拥有高达1万亿个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MAI-1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Inflection AI的部分技术和数据,但它与Inflection原有的模型Pi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项目。此外,微软在上月底还推出了一款名为Phi-3-mini的轻量级AI模型,该模型性能与GPT-3.5等主流模型相当,同时支持在手机上本地使用,且成本更为低廉,有望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目前,AI已成为微软的战略重心,该公司正与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展开激烈的AI主导权争夺战。通过与OpenAI的紧密合作,微软已推出了一系列AI产品,并将其成功融入自身的产品体系中,从而推动了微软市值的飙升。然而,MAI-1项目的启动也表明,微软在追求最先进AI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开发能力,以降低对外部合作伙伴的依赖。
今年3月,微软斥资6.5亿美元收购了Inflection AI的知识产权,并吸纳了其大部分员工,包括Inflection首席科学家Karén Simonyan。同时,微软还成立了Microsoft AI部门,以整合公司的消费者AI工作以及Copilot、Bing、Edge等关键产品。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