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单上“扫码就送”泛滥,消费者频遭诱导消费
AI导读:
快递单上“扫码就送”广告泛滥,诱导消费者扫码,实为消费链接。记者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快递单有此类广告,快递公司对此表示无奈。律师认为,虚假广告需承担法律责任。
“先别打开!扫码就送20元!”“打开包裹前扫一扫,领取一箱方便面”……
网购族的你是否在快递单上常见这类宣传语?又有多少人因为“免费送”的诱惑,在好奇心驱使下扫码?
近日,某视频博主直播扫码快递单上的“扫就送”二维码,结果经过多次“抽奖”、个人信息登记和页面跳转后,该博主最终充值50元也未获得“免费送”的现金。
快递单扫码广告泛滥并非新问题。早在2022年,安徽省消保委便对此展开调查,并建议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停止以“福利”为噱头欺骗消费者,快递公司需审核广告内容,确保不侵犯消费者权益,否则承担法律责任。
然而,两年过去,此类诱导消费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多个快递驿站发现,大量快递单上仍有“扫码就送”“扫码送20元”等诱导消费的广告,且多数出现在加盟制快递公司的面单上。
一位快递驿站负责人透露,每张打印的单子上都有“扫码免费送”广告,是系统自带的,不知道是谁印的,也基本没人扫,更不会给钱。
关于每打印一单广告是否有提成,该负责人表示,购买打单系统也要花钱,不存在分成。
因二维码广告出现在快递单上,不少消费者直指快递公司。但部分快递公司回应称,提供给商家和驿站的快递单基本空白,加印二维码广告的渠道众多,屡禁不止。有快递公司表示原因复杂,不便官方回复。
那么,快递单上的诱导消费二维码广告究竟是谁印的?为何成为快递和电商行业的“顽疾”?谁又该为此负责?
记者在某快递驿站随机抽样20个快递包裹,发现12个快递上印有“扫码就送”广告,内容包括8元、20元现金或惊喜等字样,其余7个无广告。记者扫码发现,这些广告多为电商平台购物页面或充值送话费链接,并非直接送现金。
驿站负责人表示,打出来的面单上一直都有“扫码就送”广告,但基本没人扫,也未接到投诉。他认为,快递面单广告与他无关,未因此获得广告费。
记者发现,并非所有面单广告都是诱导消费,有些为产品推广或购买链接。菜鸟网站提供电子面单广告业务,通过算法和数据定位目标人群,利用包裹池资源投放广告,年触达人数达10亿+。
有商家透露,电商平台提供的打单系统默认带广告,商家可选择关闭,但设置隐蔽,难以找到。
消费者如何看待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记者通过微博发起调查,共444人参与,70%的人选择“没扫过,一看就是骗人的”,2%的人选择“扫过,还被骗过钱”。
快递公司对此也苦不堪言。一位加盟制快递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快递单二维码广告多年来一直存在,广告来源复杂,快递公司自己不会添加,但商家或平台在打印时会放入,多次干预无果。
该人士认为,消费者反感的是虚假广告和骗取信息的非法广告,正规或公益广告也会取得好效果。
律师表示,快递面单上的“扫码就送”属于广告,需遵守广告法,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否则构成虚假广告。快递公司如果发布或未尽审查义务,需承担法律责任。消费者因扫码遭财产损失,可追究快递公司或广告主责任。
安徽消保委曾测试发现,60.67%的快递单样本含二维码小广告。快递单印扫码广告是否违法?如何追责?律师认为,主要看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法,以及扫码后的实际情况。快递公司或广告主需承担相应责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快递包装上“扫码必得20元”实际为消费链接。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赵雯琪摄
驿站快递中随处可见扫码送现金的广告。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赵雯琪摄
并非所有快递面单扫码广告均为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赵雯琪摄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