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
AI导读:
中国经济企稳向好,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国股票资产吸引国际目光。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市场便利程度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向好势头日益稳固,外资机构近期纷纷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中国股票资产,作为全球估值洼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目光。
近期,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巴克莱、惠誉、高盛等机构纷纷上调了对中国2024年GDP增速的预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也提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这些上调表明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调结构的“换挡期”,将逐步实现动能切换,建立以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新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战略性产业的构建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和国家生产力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胡一帆表示,预计中国消费全年将增长6%左右,服务端消费将首先展现出韧性,特别是旅行、出游、交运、酒店、餐饮、院线等领域。此外,随着政策出台,汽车销售有望于下半年回升,房地产市场也有望逐渐稳定。
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大背景下,外资机构对处于低估值的中国资产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认为,中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利好A股、港股的公司业绩表现,进一步支撑股票估值。她建议关注国内市场有高市占率的股票、细分市场赛道的领先企业、性价比高的出口企业以及受益于AI快速发展的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则表示,中国的高附加值制造出海、消费替代与文化外溢将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新支点,当前市场上食品饮料与社服等消费板块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投资吸引力。
从估值水平来看,中国资产特别是中国股票的价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截至6月2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和创业板指的平均市盈率均低于2010年来的历史中位数。相比之下,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市盈率较高。从股债收益率来看,甬兴证券研报显示,当前A股市场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推进,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新“国九条”指出,要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深化QFII/RQFII外汇管理改革,优化登记和汇兑管理手续,拓宽外汇风险管理的渠道。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新完成外汇登记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已超过300家。中国证监会也在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取消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境外上市监管新规,完善沪深港通机制等。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