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9月24日起,一系列增量政策密集出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并激发A股市场活力。多家外资机构上调对中国资产评级,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自9月24日起,一系列旨在增强经济活力的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并渐显成效,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也极大地激发了A股市场的活力。近期,多家外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并上调了对中国资产的评级,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

11月13日,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在最新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第四季度及全年GDP增长的预测。此前,瑞银集团和摩根大通也已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一系列上调反映了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

政策的积极发力也显著提振了资本市场各方的信心。瑞士百达资产管理首席策略师卢伯乐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并指出经济前景的强劲是上调评级的主要原因。尽管A股市场已经经历了一轮显著上涨,但卢伯乐认为,未来几个月A股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他强调,A股总市值相对于货币供应量而言仍处于20年来的低点,因此其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

在板块配置方面,瑞士百达建议投资者维持杠铃策略,即超配周期性较强的金融板块和具有防御性的公用事业板块,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近期,A股市场的交易量持续攀升,野村证券认为,股市交易量的激增将有力推动第四季度金融业的发展。此外,交易量的增加还有利于经纪业务活动的拓展,并可能带动大城市尤其是上海和深圳等金融中心城市住房需求的增长。

巴克莱研究团队在全球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自9月底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兴趣,并显著提振了市场情绪。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也维持了对A股和港股的“超配”评级,并预测未来12个月这两个市场的潜在回报率将达到20%左右。高盛还预测,2024年和2025年MSCI中国指数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均将达到12%。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