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公募新发市场11月明显回暖,新发基金数量与规模大幅增加,权益类产品尤其是ETF和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销售火爆,基金公司纷纷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华北一位基金市场部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近期市场新发产品类型已逐渐从债券基金转向权益产品,尤其是ETF类产品表现尤为突出,而A500指数类产品更是销售火爆。相比之下,其他产品则显得平平无奇,难以达到大规模销售。

从存量基金的规模变化来看,资金正在向权益市场转移。11月以来,公募新发市场出现明显回暖,时隔4个月后再次迎来千亿元的发行量,月平均发行份额也创下近三年新高。至此,公募年内募集资金总规模已超过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市场回暖主要源于股基,新发规模占比高达71.01%,创下近十年的月度新高。其中,中证A500指数系列产品成为最大助力,多只产品实现顶额募集,拉高了当月的发行平均值。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以基金成立日计算,本月共有77只新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为1345.03亿元,较上月增长3倍以上。此外,从产品发行结构来看,股票型基金成为本月大幅回暖的主要动力,新发规模占比高达71.06%。

面对基金新发市场的变化,各家基金公司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拥有ETF等被动产品的公司加班加点做材料,而没有指数和ETF产品的公司则更加谨慎地发布新产品。部分基金公司则选择对存量基金进行持续营销。

业内人士指出,新基金的发行量是反映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市场好转,权益类尤其是指数产品更受欢迎。而基金公司本身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营销重心和产品布局。

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表示,国内市场前期已充分定价政策的乐观情形,短期部分超涨行业的回调需求叠加外部宏观不确定性的影响,预计市场短期或仍将震荡承压。他建议短期对国内权益保持中性偏乐观态度,保持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