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碳酸锂价格在经历淡季后,于2024年11月中旬短期回升至8万元/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推动动力电池需求增加,同时储能市场需求维持高位,导致碳酸锂供需双强格局持续。

 

 在经历了7—8月的淡季之后,碳酸锂价格在2024年11月中旬意外回升至8万元/吨,呈现出短期内的预期反弹。此前,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7月跌破9万元/吨,8月更是进一步跌破8万元/吨,并在10月下旬持续走低。然而,从10月24日开始,碳酸锂价格出现转机,每日上涨500元至1000元不等。到了11月13日和14日,碳酸锂价格更是两天内飙升5000元,达到8.2万元/吨的高点,随后在11月15日略降至8万元/吨。

此次碳酸锂价格的回暖与下游需求超预期的“银九金十”密切相关。上海有色网新能源分析师马睿指出,11月终端需求的超预期增长推动了正极排产的显著增加,进而拉动了对碳酸锂现货采购的需求。上游锂盐厂受此影响,挺价情绪高涨,报价也随之显著上调。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李嘉宁认为,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在于短期需求超预期,导致持续累库压力得到缓解,市场价格因此得到修复。然而,长期来看,如果价格在当前区间震荡,全年仍存在供给过剩的可能性。

在需求超预期的刺激下,11月碳酸锂价格经历了多日的回暖后,于11月14日达到了8.2万元/吨的高点,随后有所回落,但仍稳定在8万元/吨左右。这一波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下游市场的强劲表现。10月环比数据显示,相对于供应端碳酸锂产量微增4%,需求端的电池产量增长了12%,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增长了11%。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为碳酸锂价格的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乘联会初步预估,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140万辆,同比增长58%。此外,多家新兴品牌的汽车销量也同比大幅增长,一些领先品牌更是创下了单月销量的历史新高。例如,比亚迪在10月交付了50万辆新能源汽车,以每辆车60度电计算,相当于30吉瓦时的电池量,约对应2万吨左右碳酸锂。而1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则大约对应着6万吨的碳酸锂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达成了年产千万辆的里程碑。据央广网报道,当日上午10点,随着一辆粉色东风岚图知音与其他10家车企的整车同时驶下生产线,今年我国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武汉正式下线。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不仅提升了动力电池的需求,也推动了国内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年末并网装机需求的推动下,国内储能市场需求维持高位运行。马睿表示,虽然欧洲市场表现平平,但美国大选结果落地后,按照特朗普的相关政策主张方向,未来可能会更多侧重于支持和扩大传统能源。因此,一些美国储能项目可能会选择“抢装”以获得现有的补贴。

目前,碳酸锂市场呈现出供需双强的格局。数据显示,受铁锂材料排产稳步增量驱动,10月中国碳酸锂需求总量达到8.8万吨,环比增加3.7%。同期,中国碳酸锂总产量约为5.97万吨,环比增加4%。马睿认为,受下游需求持续走高刺激,部分锂盐厂排产将有所增加,且仍有氢氧化锂转至碳酸锂的增量补充。因此,国内碳酸锂总产量将稳中上行。然而,在供需双强的背景下,国内产量目前仍无法完全满足需求。10-11月仍维持较大幅去库之势,这将从基本面为价格提供支撑。

尽管碳酸锂价格有所回暖,但目前仍处在一个有人赚钱有人亏损的局面。从自采成本来看,盐湖生产碳酸锂的成本在3—4万元/吨左右,而锂辉石和锂云母矿的成本则分别高达6—8万元/吨和7—9万元/吨。因此,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下,并非所有锂盐厂都能实现盈利。我的钢铁网分析称,供给端碳酸锂产量在当下的价格区间之下并无增产的动机。而由于大厂云母产线的停产,近期的单月云母料产量已从全年高位回落近万吨。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震荡后,大部分锂盐厂的出货价格已经固定下来,达成了产量销量的平衡。

展望未来,李嘉宁认为碳酸锂已经不再是“严重过剩品种”。此前,11月和12月是库存大幅累积的时段。然而,由于今年下游需求爆发,11月的库存去化情况也超过预期。预计直到今年底,碳酸锂将连续去库4个月。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到今年底经历4个月两万余吨的累计库存去化后,全年仅累库3万吨,不足半个月的全行业碳酸锂需求量。因此,李嘉宁预计到12月底中国碳酸锂全库存将不足8万吨,库存压力不大。

尽管碳酸锂价格有所回暖,但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对于行业旺季回暖的反应较为平静。蓝海华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经营方面还是比较稳定,以前的市场是一个增速比较快速的阶段,那时的订单还是比现在更多一点。这反映出行业内部对于市场变化的不同感受和应对策略。

总体而言,碳酸锂市场仍在上下游的博弈中震荡前行。11月15日,碳酸锂价格回落2000元至8万元/吨。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下游在进行刚需采买,市场则出现部分成交。预计短期内锂盐价格将继续震荡运行。这或许意味着长期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