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混动新能源车绿牌政策将于年底终止,市场反应热烈。各大新能源汽车门店销售百态,有的积极招揽客户,有的因库存售罄暂停接单。消费者心态分化,部分赶在窗口期下单,部分持观望态度。多技术路线并存,市场前景广阔。

现在订车是否还来得及?这是上海购置混动新能源车群体普遍关注的焦点。根据最新政策,上海对混动车的免费绿牌支持将于今年年底终止。届时,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将遵循燃油车牌照拍卖规则,可能需额外支付近10万元的牌照费用。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多家新能源车4S店,发现各门店销售情况各异。有的门店抓住最后机会积极招揽客户,而有的则因上牌时间紧迫或库存售罄暂停接单。理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全国资源正向上海倾斜,确保上海订单优先供应。问界销售人员则透露,本月底后将无法保证客户能在年底前提车。

专家指出,上海新能源汽车管理政策具有风向标意义,其他城市或效仿。然而,在非限牌城市,新一代超级混动车型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车企面临政策调整,需加快布局或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实地探访:热门车型售罄

上海浦东新区理想汽车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购车选择余地已不大,消费者需抓紧时间。理想汽车已加大促销力度,调剂全国现车满足上海消费者需求。同时,在商场布置展台,方便消费者体验试驾。

由于政策调整,沪上多数混动车门店已改为现车销售。问界汽车工作人员称,不敢轻易承诺年底前提车,现车有限,建议客户提前准备充电桩安装等事宜。部分热门混动车型已售罄或停止接单,荣威和比亚迪等品牌均面临库存紧张情况。

多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12月上旬将是最后下单时机,成功申请绿牌需预留至少15~18个工作日。因无法确保上绿牌,部分车企已提前停止在上海销售混动车型。

混动车型让位纯电

上海免费绿牌对混动车型关闭早有预期。自2023年1月1日起,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再享受免费绿牌政策。混动车作为过渡产品,其市场地位逐渐受到挑战。随着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混动车的节能减排效果受到质疑。

上海对绿牌的限制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交通压力密切相关。今年以来,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6%。为缓解交通压力,对不够环保的车型设置牌照门槛成为必然选择。

混合动力汽车高比例车主依赖燃油,不符合绿色减排政策。随着纯电车型渗透率提升,免费牌照资源必然向纯电车型倾斜。

混动车销量影响

失去免费绿牌吸引,混动车在上海销量将受影响。比亚迪一家上海4S店员工表示,明年可能不再进货混动车型。但该员工并不担心销售情况,认为可通过调整销售策略弥补政策影响。

理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上海销售份额占比小,混动车在其他城市仍有市场。荣威工作人员认为,混动车未来将逐步替代燃油车,仍有市场空间。

消费者心态出现分化,有的赶在窗口期下单,有的持观望态度。部分经销商表示暂不考虑降价等优惠政策,但可能会通过增配等措施吸引消费者。

多种技术路线并存

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及纯电动三大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上海混动绿牌政策是否成为风向标,业界看法不一。有专家认为,其他城市可能效仿上海做法。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超过11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幅超过170%。车企推混动车型动力十足,同时也在加大纯电动产能布局。

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车企均推出混动平台或新一代混动车型。新一代超级混动将替代传统油车,并与纯电汽车长期并存。

另一方面,以混动为主要路线的车企也将触角伸向纯电领域。理想汽车将于2023年推出第一款纯电车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表示,多技术路线是我国汽车清洁低碳转型的必经之路,满足超大规模汽车市场发展的根本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