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者复阳后安全,无需歧视
AI导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与广州国家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发现,新冠感染者复阳后安全,病毒核酸载量显著降低,传染性低,无需在院治疗,不应被歧视。疫苗可缩短复阳时长,减少高核酸浓度复阳概率。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团队与广州国家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复阳后是安全的。他们的临床研究显示,尽管少数新冠治愈出院者会测得核酸复阳,但此时身体已经恢复,无需在院治疗,且未发现引起社会传播。
图/医院提供
研究显示,与住院阶段相比,复阳阶段病毒核酸载量降低了10万倍,且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并未分离出活病毒,社区追踪过程中也未发现传播案例。因此,复阳人群在社区和工作场所的活动是安全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研究员胡凤玉表示,新冠患者复阳问题曾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为此,该医院在广州国家实验室的支持及钟南山院士指导下,对2021年‘广州521’疫情至2021年11月底的800余例德尔塔新冠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22年10月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李锋指出,研究发现复阳人群的病毒核酸载量显著降低,且传染性低。他强调,新冠感染者出院后不应被歧视。同时,疫苗虽然不能避免复阳,但可以缩短复阳时长,减少高核酸浓度复阳概率。
图/医院提供
对于复阳后的症状和治疗,李锋表示,大多数复阳者没有症状,只有极少数有喉咙不适等主观指标,但无需住院治疗。目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要求,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如核酸检测Ct值≥35且未出现症状体征,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胡凤玉认为,这一措施有利于精准管理复阳人群,节省资源,同时减少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的工作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