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退烧药短缺下如何科学应对发热
AI导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黄国鑫针对当前退烧药短缺情况,为公众提供了物理降温、退烧药选择及用药建议,呼吁理性购买药物。
当前,面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热门退烧药在市面上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热病人如何应对成为一大关注焦点。12月12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黄国鑫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为公众提供了专业建议。
黄国鑫指出,对于发热但未超过38.5℃的病人,推荐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湿毛巾敷额头或腋下、脖子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以有效降低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则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
针对特殊群体,黄国鑫给出了详细指导。对于孕妇,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相对较高;而对于婴幼儿,3-6个月大的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则布洛芬效果更佳。
此外,黄国鑫还提到,若家中无退烧药,但备有泰诺、日夜百服宁等感冒药,同样可用于退热,因为这些药物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然而,他特别提醒,感冒药与退烧药不可同时使用,以避免对乙酰氨基酚超量,导致肝脏损伤。建议每天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量不超过2g。
最后,黄国鑫建议家庭备药时,一盒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即足够应对一般情况。每次服用一粒,每4-6小时可重复,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他呼吁公众理性购买,避免浪费,确保药物能够惠及真正需要的患者。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