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A股港股市场回暖
AI导读:
11月以来,A股与港股市场回暖,外资机构纷纷增持优质中国资产,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及持续回升。高盛、瑞银等发布中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A股后市值得乐观看待。
11月以来,A股与港股市场双双回暖,截至15日,上证综指与恒生指数分别上涨1.79%与5.65%。在政策暖风频吹及估值性价比凸显的背景下,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显著增强,纷纷增持优质中国资产。高盛、瑞银等外资机构发布的中国经济展望报告均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回升,预测2024年中国GDP将增长4.8%以上,并强调消费、服务业及政府财政支持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此外,安联投资、富兰克林邓普顿及城堡投资等多家资管巨头亦发声看好中国资产。富兰克林邓普顿总裁庄丽雅指出,中国资产价格已变得极具吸引力,现在是重新关注中国的时机。城堡投资创始人肯·格里芬也表示,全球投资者必须投资中国。
从北向资金增减持情况看,近一个月来,电子、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及农林牧渔等行业获北向资金净买入。其中,电子行业成为外资近期抢筹的热门板块,卓胜微、传音控股等企业获大量买入。在港股市场上,成长板块如汽车及医药亦获外资青睐。
ETF资料显示,外资机构频频出现在其前十大持有人中,如安联人寿保险成为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最大持有人。这反映出外资对A股市场的乐观态度。同时,北向资金在11月15日结束连续净卖出,全天净买入36.26亿元,流出规模已较8月至10月明显缩减。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预计,2024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或与今年相近,约为150亿美元。此外,中东国家等新兴市场的资金增量亦值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散户也在大手笔抄底中国股票,过去一周购买的中国股票总额相较10月增长超过200倍。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与商品价格指数的回升,显示两者可能在对中国宏观经济反弹进行计价。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将持续体现,A股盈利有望在未来半年内迎来持续反弹。安联投资全球股票投资总监维珍妮·梅尚纽则认为,2024年最值得投资的市场便是中国,并看多未来五年中国股市。
摩根士丹利基金亦表示,尽管A股市场已有明显反弹,但后续仍值得乐观看待,特别是受益于AI产业高速发展的科技板块、景气度较高的高端制造板块及业绩增速稳步抬升的医药等板块。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