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董事长自述遭电信诈骗经历引关注
AI导读:
近日,一份自称安盛私募董事长的自述经历文件在网上流传,称其被要求缴纳高达1000万元的保证金,并经历了多起疑似诈骗事件。律所合伙人表示若属实则可能遭遇电信诈骗,目前文件真实性尚难定论。
近日,一份自称安盛私募董事长兼总经理钮渊明的自述经历文件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文件中,钮渊明详细叙述了自己被自称为“上海浦东分局警官”“专案检察长”“上海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检察院金融局主任”等身份的人士审查,并要求缴纳高达1000万元的保证金的过程。
沪上一名律所合伙人表示,如果该文件中的经历细节属实,那么钮渊明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文件中提到的线上办案、刑侦队长担保等细节存在多处法律漏洞,与现实法律程序不符。
据查询,钮渊明的任职经历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一致。记者多次尝试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钮渊明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回复。安盛私募合规风控负责人也对媒体表示,对网传文件“不评论”,记者再次联系该负责人,也未得到回应。
该份名为《本人陈述与声明》的文件中,钮渊明详细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目前为英国国籍,持香港永居身份证,于2020年加入法国安盛集团,即安盛私募基金的母公司,后于2022年移居上海。
据钮渊明称,他在2022年11月7日接到了自称“香港卫生署湾仔防控中心职员”的电话,告知其在香港某医院有密接记录。然而,钮渊明表示自己当天在上海,不可能在香港。在随后的沟通中,他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可能被盗用,于是主动要求报案。
随后,警方办案人员启动了线上办案程序,但在核实身份信息时,发现钮渊明的身份可能与某一高度机密级重大案件相关联。因此,办案人员要求钮渊明在手机上电子签字同意保密协议,并由另一办案人员接手案件。
在后续的过程中,钮渊明在自称“专案检察长高明”“上海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厅张海平大法官”等人的建议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并避免对公司业务和声誉造成影响,由“顾东队长”做担保人,申请了取保候审,并缴纳了1000万元保证金。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在钮渊明交了保释金后,自称“检察院金融局梁浩军主任”的人告知他符合资金返还要求,但由于国家最新的反洗钱规定,保证金必须6个月才能返还。而如果钮渊明再上交额外30%的抵押保证金(约300万港元),就可以在2-48小时内完成程序并迅速退还之前的全部保证金。
钮渊明在声明中表示自己已经负债累累,无法支付这笔钱。但考虑到借款朋友的回款要求以及尽快脱离困境的迫切需求,他恳请公司紧急短暂借款300万港元以尽快争取原路返还全部保释金。
对于钮渊明的经历,沪上律所合伙人表示,其中存在很多法律漏洞。例如,公安机关通常不会通过国外社交软件出示案件资料;如果警方对当事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会出具正式的取保候审决定书或监视居住决定书;公安机关的人员也不能做担保人。
此外,有业内人士对网传文件的真实性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作为私募高管应该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而且文件中的经历有很明显的诈骗痕迹。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安盛私募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YUANMING NIU,与文件中的记载一致。
然而,安盛私募在行业内颇为低调且国内展业进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基协信息显示,该公司于2022年5月登记,在办结登记手续之日起一年内尚无基金管理规模且全职从业人员仅1人。
因此,目前该文件是否为钮渊明本人所写以及他是否遭遇电信诈骗仍难以定论。对于后续进展,记者将继续关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