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7月金融数据受透支效应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软影响超季节性回落,市场普遍认为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居民存贷双降,专项债发行或将提速,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升温。

受透支效应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7月金融数据表现不佳,包括信贷和社融在内的数据均超季节性回落。市场普遍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新增社融5282亿元,同比少增2703亿元;M2同比下行0.6个百分点至10.7%。

7月居民存贷双降,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分别减少1335亿元和672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066亿元和2158亿元,与6月居民信贷高增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

东方金诚分析指出,7月新增贷款表现不及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6月信贷冲量高增导致透支效应;二是稳增长政策落地有限,经济修复力度偏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下行,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不强;三是6月降息后,贷款主体形成利率下行预期,导致部分企业或居民推迟融资需求。

中金公司和申万宏源则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除受地产销量疲软拖累外,还受到按揭提前偿还的冲击。这可能与银行为了避免提前还贷对季末考核的影响,鼓励居民在季初集中提前偿还按揭有关。

此外,8-9月专项债发行或将提速。7月社融低于预期,实体经济贷款规模创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中金公司指出,地产修复疲软带动社融整体承压,且这一趋势可能延续。华泰证券则认为,随着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预计8-9月将迎来供给高峰,带动政府债券融资反弹,基建强度有望维持。

随着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升温。浙商证券预计,三季度降准、四季度降息的概率较大,以推动宽信用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金公司也指出,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尤其是财政层面加杠杆,同时央行调降利率来缓解社融增速偏弱。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7月新增信贷重回低位,信用扩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加强。稳财政和宽货币组合将协同推进,降准等总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政府债发行和使用提速,扩投资、促消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房地产政策也将加快调整优化,活跃资本市场、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制定实施,均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