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多家上市银行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会,回应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问题,表示将积极制定预案并推进相关工作,同时业界评估其对净息差影响可控。

在近期各大上市银行相继召开的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调整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8月29日,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对此话题作出回应。

据多位国有大行内部人士透露,本周内国有大行或将针对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采取实质性行动。

多家银行积极回应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针对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政策,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表示,该行将在政策方案明确后,迅速制定具体操作细则,完善合同文本,并做好系统衔接工作。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董事会秘书彭家文则指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是大势所趋,目前该行已制定预案,但尚未确定最终方案。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及华夏银行等也均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监管导向和市场动向,积极推进后续相关工作。

部分银行期待“因城施策”灵活调整

人民银行此前多次发声推动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并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等要求。然而,由于商业银行在相关业务规模、占比及原利率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此外,存量房贷利率调整项目启动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如何兼顾因城施策、公平性及银行系统支持等问题,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彭家文及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均表示,在推进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时,需兼顾客户政策一致性、区域差异性及银行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

业界评估净息差影响可控

尽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势在必行,但业界普遍认为其对银行业净息差的影响可控。主流券商研究机构估算,按揭利率每调降10个基点,对全行业净息差的影响约为0.9至1个基点。中信银行及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均表示,影响总体可控,并将结合同业执行尺度及市场变化情况,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履行社会责任。

招商银行彭家文指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助于消化提前还贷因素,带来房贷量增长,并增强客户黏性,对零售业务增长有利。农业银行林立也表示,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利于减轻部分存量贷款客户的财务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平滑提前还贷压力,实现平稳经营。

对于如何平衡广大借款人利益与银行影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综合考量、有序推进。他提出,考虑到银行近年来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利润增长压力较大,调降存量房贷可阶段性实施。同时,监管部门可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并通过定向降准等措施支持受影响较大的银行。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也建议人民银行通过相关货币政策降低商业银行综合资金成本,为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