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积金政策调整,长沙倍数提升至16倍
AI导读:
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文,将公积金可贷额度提升至夫妻双方账户余额之和的16倍,多地也出台公积金新政,调整贷款额度和条件,以支持房地产市场。
1月30日,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正式发文,明确长沙市缴存职工(含省直分中心)的公积金可贷额度将调整为借款人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之和的16倍,相比2022年及2021年的15倍有所提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尽管倍数有所提升,但公积金贷款仍受限于个人缴存额度及个人和夫妻双方最高可贷额度。此次调整对缴存额度较小的职工更为有利,他们的可贷额度将因此增加。
根据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的《关于明确2023年个贷倍数的通知》,新的倍数政策自2023年2月1日起实施。同时,长沙公积金管理中心明确了贷款上限为70万元,但具体额度需以柜台实际审核为准。贷款双方还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产权人必须为贷款人、夫妻双方均在长沙缴纳公积金、最近12个月连续正常缴纳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由于长沙的公积金贷款上限未变,仍为夫妻双方上限70万元、个人上限60万元,因此新政策对大多数中高收入或账户余额较多的群体影响不大,而更有利于低收入或账户余额较少的群体。
此外,长沙在2022年7月曾发布公积金新政,重点支持首套购房需求,并提高最高贷款额度至70万元,三孩家庭最高可贷80万元。同时,还实施了首套房阶段性“可提可贷”政策。
今年以来,多地出台了公积金新政。例如,丹东市取消了公积金贷款的时间间隔要求;大连市向多孩家庭倾斜,提高贷款额度并调整自筹资金比例;连云港市则提高了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延长了贷款年限。
专家指出,随着商品房销售量的下降,公积金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地方政府会根据楼市变化调整公积金政策,以尽快将资金用于支持房地产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已保留)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