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回落,市场期待政策加码
AI导读:
7月金融数据受多重因素影响超预期回落,包括信贷和社融在内的多项指标均表现不佳。市场普遍认为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预计8-9月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同时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升温。
受透支效应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7月金融数据表现显著弱于预期,包括信贷和社融在内的多项指标均超季节性回落。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经济形势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新增社融5282亿元,同样同比少增2703亿元;此外,受居民存款减少影响,7月M2同比下行0.6个百分点至10.7%。
具体来看,7月居民存贷双降,新增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分别减少1335亿元和672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066亿元和2158亿元,与6月居民信贷高增形成鲜明对比。同时,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
分析机构指出,7月新增贷款不及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6月信贷冲量高增带来的透支效应、稳增长政策落地有限导致经济修复力度偏弱、以及LPR报价下调后贷款主体形成的利率下行预期等。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还受到地产销量疲软和按揭提前偿还冲击的影响。
对于社融方面,7月新增社融同样大幅低于预期,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规模创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成为主要拖累因素。中金公司指出,地产修复疲软带动社融整体承压,且这一趋势短期内可能仍将延续。同时,地产表现低迷也导致上下游产业链需求降温,企业贷款增速走低。
然而,也有机构认为,随着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专项债发行,预计8-9月将迎来供给高峰,从而带动后续政府债券融资显著反弹。在专项债和配套贷款的带动下,基建强度有望维持,新基建将成为更为重要的抓手。
随着7月金融数据的大幅低于预期,市场对接下来降准降息的预期也随之升温。浙商证券认为,结合近期政策信号,预计三季度降准、四季度降息的概率较大。中金公司也指出,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发力托底,尤其是财政层面需要加杠杆来对冲居民和企业杠杆意愿的下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7月新增信贷重回低位,信用扩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加强。未来,稳财政和宽货币组合将协同推进,降准等总量政策有望加快落地,政府债发行和使用提速,以扩投资、促消费、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