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12月中旬召开,将分析经济形势、定调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或延续积极态度,政策部署有望提振市场信心,包括化债、地产、消费、科技产业、资本市场及国企改革等。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于12月中旬举行,会议将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为2025年经济工作设定目标。我们预测,会议将继续秉持积极态度,对明年的宏观政策进行定调,随后的一系列政策部署有望显著增强市场信心。具体措施包括:加速专项债额度下放和发行以化解债务;城中村改造、土地收储及需求侧政策放松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商品消费以旧换新持续扩大,服务消费供给进一步拓宽;科技和产业政策着重于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及民企参与;以及资本市场改革与国企改革共振,提升投资者回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年于12月中旬召开,我们预期其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将保持积极。

通过对2015-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间的梳理,我们发现会议通常安排在12月中旬。自9月底以来,政策层面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积极表态已大幅提振市场预期,不仅有助于完成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也为明年的市场提供了乐观指引。尽管会议一般不会公布经济增速、赤字率等具体目标,但我们相信今年的会议将继续维持加码逆周期调节的积极基调。预计明年经济增速目标维持在5%左右,赤字率有望提升至4%,特别国债额度或达3万亿元,其中1万亿元用于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其余2万亿元用于国家重大工程投资和消费品补贴等领域,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超过4万亿元。

具体来看,我们判断后续政策将在多个领域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化债:加快专项债额度下放和发行,以降低政府偿债压力。11月8日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已明确2028年前隐性债务清偿节奏及资金来源。化债不仅有助于降低政府资金压力,我们预计5年内可节约6000亿元利息支出,还能推动地方政府更好聚焦民生保障,目前“三保”支出缺口或在1.6万亿元。此外,化债将加速企业欠款偿还,当前上市公司全行业政府负债总规模或在4万亿元。

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城中村改造、土地收储及需求侧政策放松以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计划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落地,带动投资,并通过货币化安置提高居民改造意愿。供给侧方面,预计后续将加大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支持地方政府回收闲置存量土地。需求侧方面,公积金及按揭贷款利率降低、高能级城市限购放松等政策将逐步落地,推动购房需求稳定释放。

消费: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拓宽。消费是明年扩内需的关键。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消费的支持力度将提升至2000-3000亿元,并可能将消费电子产品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同时,促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文件已出台,短期关注免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长期关注从供给侧构建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新体系。

科技和产业政策:聚焦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及民企参与。鉴于最高决策层对科技创新的持续关注,我们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重点提及:一是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二是聚焦被海外“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积极性、创造性。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持续出台,引导预期、注入信心。一是“市值管理指引”正式稿落地,叠加央行货币工具,预计将进一步强化分红和增持回购力度,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二是加大引导耐心资金入市,提升保险资金股票持仓比例和ETF指数基金规模。三是鼓励上市公司在新质生产力方向和产业整合方向进行高质量并购重组。

国企改革:并购重组成为增强央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包括组建新央企集团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资产划转、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及破除一级市场堰塞湖难题等措施。

风险因素包括全球地缘政治局势超预期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修复放缓、发达经济体经济超预期下行、国内宏观政策不及预期以及改革进展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研究)